•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科学理论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其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 3、深圳从一片滩涂到高楼林立,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它的快速发展得力于经济特区的设置。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在于(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制度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 D、享有行政管理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 4、“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针对这种弊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
  • 5、“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其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6、“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在艰难中仍然取得重要进展。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 7、如表是1960~196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表,导致表1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60~196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一览表

    年份(年)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99.7

    72.7

    94.4

    110.2

    118.3

    117.0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年=100)

    A、改革开放的实施 B、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小农经济的制约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8、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是指(  )
    A、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 B、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C、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资本主义经济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一部分
  • 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大力发展农工商业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 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与这首战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黄海海战 B、抗美援朝 C、台海危机 D、越南战争
  •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由此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A、保障了基本人权 B、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起临时宪法作用 D、是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文献
  • 12、城市形态与功能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长安城与明清北京城的共同特点。

    (2)、材料二:宋代以前城市由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因而城市主要聚居着各级官僚、地主和军队,以及一 般的居民。……但是到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彻底崩溃,城市 中固定的工商业店铺增多,加之宋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相对自由,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涌入城市,使得 城市中以工商为职业的居民与日俱增,城市文化娱乐活动也因此日益兴盛,城市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系列的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 ”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前后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 13、如表是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赓续文化血脉 ”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部分优秀文化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部分优秀文化成果





    隋唐时 期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局 部)


    敦煌莫高窟外景





    宋元时 期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 部)


    简仪

    《梦溪笔谈》




    明清时 期

    八达岭长城

    《天工开物》书影

    天坛祈年殿

    请从表中任选 3 项成果,提炼一个主题,并对所选成果的历史价值予以说明。(要求:写出文化成果的名 称,主题明确,并对所选文化成果的历史价值分别说明。)

  • 14、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融、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民族血脉相亲】

    材料一: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摘自《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并列举一例唐朝时期民族血脉 相亲的史实。

    (2)、【民族文化相融】 材料二:如图

    观察如图,指出三种货币的相似之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3)、【民族疆域共守】

    材料三

    根据图 1 、2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元朝和清朝前期设立的管理中国台湾地区行政机构的名称,并分析这两个机构设置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 15、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 是(    )
    A、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筒车等农业生产工具 B、元朝时期形成了新的民族——回回,它是我国回族的前身 C、岳飞、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D、清朝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皮黄戏 ”,后来被称为“京戏 ”或“京剧 ”。
  • 16、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复习时,梳理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最可用于研究(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 C、民族的交融和社会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17、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清朝的相关史实创作的漫画。据此推测,该漫画的主题是清朝的(    )

    A、文化专制 B、人口增长 C、闭关政策 D、市民文化
  • 18、明清时期的商帮成员常以合伙经营的方式,订立规章,共同协商货物价格,有时也会借调资金,保护 同乡商人的利益。这主要反映明清时期商帮(    )
    A、具有强烈的排外性 B、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 C、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D、注重内部的合作与互助
  • 19、在明朝中外经济互动中,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被引进中国。这些物种的引入 (    )
    A、加剧了民族危机 B、丰富了人们饮食结构 C、破坏了生态平衡 D、加快了自然经济解体
  • 20、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 商人,在戎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 的倭患。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