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奖 励军功,规定斩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九亩。据此 可知,商鞅变法旨在实现 ( )A、发展文化 B、发展农业 C、中央集权 D、富国强兵
-
2、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 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20多个。这 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
-
3、 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①→
生产力水平提高,私田产生→
井田制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崛起,变法改革
A、周王室的衰微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诸子百家的出现 -
4、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霸主)。”春秋时期第一位“方伯”是( )A、秦穆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
5、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 次。据《春秋》记载,二百多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七次,而朝 见齐、晋、楚三国国君竟达几十次之多。据此可知(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社会和平稳定 C、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D、中央集权加强
-
6、 下面两则材料说明商朝和西周衰亡的共同 原因是( )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烽火戏诸侯(绘画)
A、外族的侵扰 B、自然灾害频发 C、上层横征暴敛 D、统治者昏庸无道 -
7、 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 现,可以证明夏朝( )A、阶级分化,等级界限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D、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
8、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统治者,“公天下”变 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种姓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
9、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还 拥有“部族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 身份。“他”是( )A、黄帝 B、尧 C、禹 D、启
-
1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同学们一起探究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探访农耕生活】
材料一
【追溯人文初祖】
材料二
【探究国家产生】
材料三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果以避群害,而民说(同“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果氏。民食果藏焙蛤(野果、蚌蛤),肛腺总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鳃、禹决法(治理水患)。
————摘编自《韩非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原始农耕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列举2例中国原始农业取得的主要成就。(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后人尊奉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3)、相传,“上古之世”时中国大地上出现许多了国家及国王。结合材料三,列举传说中有哪些“国王”。这些“国王”身上共同的品质是什么?(4)、开放性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什么感悟?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遗址时说:“(这里)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材料二(他们)已经制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在桩木上架设纵横交错的地龙骨(地染),然后在上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梯、盖顶。
————摘编自梅福根、吴玉贤《七千年前的奇迹————我国河姆渡古遗址》
材料三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隆平参观的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哪里。(2)、材料二中提到的“木构长屋”是什么类型的建筑?试分析出现这种建筑的原因。(3)、材料二中的“他们”生活在哪一流域?促使原始人类由穴居走向定居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些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遗址住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材料二 考古学家曾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82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锋利的突,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光滑。
材料三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骨和磨光的石球……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
(1)、材料一中“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反映了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
13、 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做以下流程图标题的是( )A、各部族的统一 B、世袭制的出现 C、禅让制的实行 D、华夏族的形成
-
14、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之妻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祖先伟大 B、勤于耕织 C、游牧生活 D、爱好和平
-
15、 暑假期间,小华同学跟父母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游玩,看到了炎黄二帝的盟像和相关介绍,内心非常震撼,于是回到家后写了一篇观后感。其题目最有可能是(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
-
16、 涿鹿之战是远古传说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以下示意图中,正确体现该战役形势的是(A、
B、
C、
D、
-
17、 陈穉常在《中国上古史演义》中写道:“偶然有一次,烧熟的兽肉外面包裹的泥土,竟然坚固得像一块石头,用手解不开,只好使劲往地上甩,碎成了好几块,用来舀水盛东西却更合用。有人把这种泥土捏成各种形状,放在火里烧,居然成了陶器。”这些描述( )A、属于文学作品,完全不可信 B、说明原始社会的发明都出于偶然 C、证明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瓷器 D、是合理想象,应有考古发现佐证
-
18、 考古学者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工程,并在墓地中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或体现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这表明当时( )A、产生了阶级和早期国家 B、已出现原始农耕生活 C、普遍盛行奢侈享乐之风 D、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
19、 据下表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
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地区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典型文物
玉蓉、竹器编织、陶器
黑陶、玉器、骨刻文字
彩陶、玉雕、冶铜坩埚
A、领先世界 B、多元一体 C、相对封闭 D、发展缓慢 -
20、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有木结构水井,还有骨耜等工具,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这些可反映当时(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A、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原始畜牧业的出现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