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近代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斗争中,湖南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湖南人民反抗列强侵略斗争活动简表

    时间

    斗争活动

    参与群体

    姑果

    鸦片战争期间

    湖南营兵数千人开赴广州,在乌涌等地抗击英军

    营兵

    失利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湘军在辽东半岛的牛庄、营口、田庄合等地抗击日军

    相军

    清不成军

    五四运动期间

    长沙爆发罢课、罢工、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方式的反帝爱国4争,毛泽东等进步青年积极参与组织相关活动

    青年学

    生、工人.

    部分民众

    取得当时条件下能取得的最大胜利

    抗日战争期间

    中共湖南地方各级组织和党员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进湖南地区的国共合作和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全民族抗战期间,湖南承担了全国22次正面作战中的6次,平均每年供给壮丁26万多人、军根1000万担、军布300万匹等

    全省各族人民、各抗日团体、爱国人士、海外侨胞

    完全胜利

    ——根据刘泱泱、宋斐夫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现代卷)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湖南人民反抗列强侵略所采取的斗争方式。
    (2)、根据材料,概括湖南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参与群体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客观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湖南人民反抗列强侵略从失利到完全胜利的历史经验。
  •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间结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昼汉在制度、思想、文化、对外交流等领域不断改革,其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为后世取法借鉴,经过4个世纪的创新沉淀,新的“中国人”共同身份认同逐液产生。“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流传统成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社”正式奠基。

    ——摘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案汉时期有助于中华文明“统一性”奖基的具体举措。

    (2)、材料二

    注:上图是新疆出土的唐代派遣残卷。其内容为《论语》和其他诗句等。据考证为唐代西州高昌县12岁学生卜天寿所书写。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纸质残登”可用于研究的历史问题。(6分。国抄示例不得分)

    示例:可用于研究居代的造纸技术

    (3)、材料三 清朝时期、数以万计的汉人至云南、晋州经商、开矿,促进了当地的商业发展和市镇兴起……康熙年同。上百万人迁徙到云南、贵州等省, 冒着瘴疠之气。开发出肥沃的谷地……乾隆时期,缅甸不断经玩西南土司地区。清朝采取战和并用的策略,促成中随和好,巩固了边陵。

    ———摘编自潘岳等编(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 3、2023年度全球互联网连接情况报告显示,欧洲、独联体和美洲有约90%的人口为互联网用户,而非洲只有37%的人口为互联网用户。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B、文明交流不充分 C、文化传统的不同 D、经济发展不平衡
  • 4、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适合下列时间轴的主题是(   )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D、医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5、在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多年间,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95%,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欧洲早期殖民掠夺 C、美国南北战争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6、若要介绍下图所示封建时代国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入选的是(   )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谭》 D、《物种起源》
  • 7、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但广大奴隶群众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被明臣张胆地列为专政对象。雅典一切法制、政策都必须服务于剥削与统治奴隶的最高原则。”该材料意在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是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手段 B、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C、是奴隶反抗奴隶主斗争的结果 D、成为了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 8、同学们在参观某展览时看到了如下一组图片。该展览主题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

    A、国防建设 B、农业进步 C、医学突破 D、科技成就
  • 9、下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1978

    1397

    6095

    4334

    1983

    3121

    7745

    9274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20世纪50年代初,鞍山钢铁厂的工人们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我们在后方多流汗多生产,志愿军就能少流血,多杀敌。”这反映出
    A、抗美援朝激发了民众爱国热情 B、“一五”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中国军队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 D、“三大改造”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
  • 11、召开于1935年的某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该会议的召开地是(   )
    A、上海 B、古田 C、遵义 D、延安
  • 12、1860年,曾国藩提出:“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主张(   )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宣扬民主革命思想 D、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 13、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看法或认识。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隋朝开创科举制 B、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京剧是清朝最有影响的戏剧之一
  • 14、为彻底解决藩镇权力过大的问题,宋太宗进一步废除节度使所统辖支郡,并扩大转运使的职权,施行路、州、县三级建制。这有利于(   )
    A、削弱皇帝权力 B、杜绝官员贪腐 C、强化中央集权 D、增强地方实力
  • 15、据史书记载,撰写《齐民要术》的贾思驾亲自养过200只羊,因饲养不当,死去大半,后向羊倌请教,才学会养羊的方法。这反映了贾思勰重视(   )
    A、环境保护 B、理论创新 C、文化传承 D、劳动实践
  • 16、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颁布了一系列政令:让士兵还乡务农;奖励从事农业生产;鼓励生育,对增添丁口者给以免服徭役二年的优待。以上政令内容体现出刘邦采取的政策是(   )
    A、以法治国 B、休养生息 C、垦边屯田 D、闭关锁国
  • 17、小郑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设计了一张资料卡(见下图)。据此推测,他(   )学习的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王安石变法
  • 18、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该词句描述的历史阶段属于(   )
    A、石器时代 B、青铜时代 C、铁器时代 D、蒸汽时代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画描绘了公元640年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摘编自《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对《步辇图》进行解读。

    (要求:角度明确,表述清晰)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提出联合国家的目标不仅是打败共同的敌人,而且要建立一个拥有“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世界秩序。1943年10月,在美苏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上,苏联同意了美国提出的《普遍安全宣言》草案,美英苏中四大国代表随即正式签字。“宣言”明确宣布“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8月—10月,美英苏三国代表举行会议,具体讨论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签署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把未来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提出了联合国的各种安排。随后,美英中三国代表举行会议,接受了上述建议。这样,联合国宪章已具雏型。1945年2月雅尔塔首脑会议确定“五大国一致同意”的原则,五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1945年4月——6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旧金山举行。

    ——摘编自徐天新、梁志明、许平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修订版)》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创建过程所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指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联合国是如何实现这一宗旨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意义。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