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邮票”是铭记历史的特殊方式之一。下图邮票上正与法军战斗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将。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他临危受命,率部与法军展开激烈战斗, 取得镇南关大捷。这位老将是( )A、冯子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葛云飞
-
2、史明辨在暑假期间参观博物馆,看到了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见证(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
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份……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
材料三 下是1992─2012年某市GDP增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第二步”目标实现的标志。并说明“第二步”目标的实现在当时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起到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发展主轴成功转移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请对这一事件作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
4、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展示了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国内形势。
材料二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图一 李宗仁在台儿庄
A:影响
图二 彭德怀在前线
B:战役名称
材料三
(1)、在中国近代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历史人物是谁?基于你对图的理解,你能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A、B的内容,并据此概括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关系。 -
5、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清雍正帝)“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材料四 我市某村的老王,在乡村经营了一家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农家乐,生意兴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大学毕业后的儿子小王准备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创业,帮助老王打理生意,扩大经营,带领乡亲致富,造福乡里,不料遭到父亲老王的强烈反对。老王认为大学生回来当农民,给他丢脸了,没有出息。为此,俩人心情都很郁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种生产工具的用途,并说明图四与图三相比有何进步性?(3)、根据材料三,概括雍正帝的经济主张,并说明其理由。(4)、标语是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针对材料四所述情况,请你为该村写两条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朗朗上口) -
6、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面是王强同学中考复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其所述史实反映的阶段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 B、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7、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领域采取措施的历史脉络。其中❶处应是( )A、郡县制度 B、修筑长城 C、统一货币 D、推行汉化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下表中外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184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1864年
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71年
建立巴黎公社
1919年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1年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摘编自朱汉国、马世力主编《历史》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并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有总结提升) -
9、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中期开始的这场运动催生出众多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其中一位文学巨匠曾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强大的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教会、封建制度不能在思想和行为上钳制广大民众,为欧洲迈入“新时期”奠定基础。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节录)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这部著作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摘自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
材料四:“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39年开始拟草稿,三年后写成了35页的提纲,五年后写成230页的论文,二十年后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达尔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提倡的哪一政治模式?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哪部法律文献集中体现孟德斯鸠这一政治模式?(3)、材料三中文献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在该文献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牛顿在哪些领域有杰出贡献?(写出两点即可)(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宝贵的精神? -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最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摘编自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因素及其经营特征。(2)、材料二中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什么原则? -
11、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日本( )
明治政府
聘雇外国人士总人数1873﹣1875年连续三年超过500人
工部省
1874年支付给外国技师的薪资占该年经费的33.7%
东京大学
1877年创设时,全校教授39人,其中27人是外国人
A、积极学习西方 B、加强中央集权 C、谋求国家独立 D、加紧对外扩张 -
12、两个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 )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奴隶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A、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都以战争的方式解决了危机 C、都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3、《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却对其历史合理性给与了肯定。“其历史合理性”指的是(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产生了两大独立的阶级 C、结束中世纪黑暗统治 D、开启了社会主义新阶段
-
14、“本来法国大革命不是要推翻波旁王朝……是路易十六自己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成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路易十六将自己推上送上了断头台”的原因是( )A、勾结外敌镇压革命 B、阻止攻占巴士底狱 C、接受了1791年宪法 D、急于召集三级会议
-
15、“按华盛顿,异人也……开疆万里,乃不僭(指超越本分)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段材料中论及的华盛顿的功绩是( )A、开创民主政治先河 B、学习英国君主立宪 C、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D、推动美国领土扩张
-
16、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 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因此广受伦敦商人的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A、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 B、民主的政治制度推动了工业化 C、具备发生工业革命的物质条件 D、政治变革助力经济领域的变革
-
17、小历同学在学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绘制了下图,以下最适合填在“?”处的是( )A、租地农场 B、商人行会 C、庄园法庭 D、机器工厂
-
18、“西欧中世纪时,庄园领地上除了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 包坊、铁匠作坊等各类较为齐备的设施。”材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点 B、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设施齐全,佃户可无偿使用
-
19、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西欧城市逐渐兴起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
20、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属于( )A、公元前6世纪前期 B、公元前6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