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阿里巴巴”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医典》 C、《医学集成》 D、《查士丁尼法典》
  • 2、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制定新历,新历开闰年之先河,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这部历法是(       )
    A、阳历 B、太初历 C、农历 D、儒略历
  • 3、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的使者。”伊斯兰教信奉的神灵(       )
    A、雅典娜 B、安拉 C、释迦牟尼 D、耶稣
  • 4、“封君的主要义务是为封臣提供生计,通常是授予采邑(土地);同时也要保护封臣;封君的主要权利是因向封臣提供采邑或其他生计而合法地要求并享有封臣的服役,如提供兵役、金钱。”这反映了西欧的封君与封臣关系特点是(       )
    A、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B、权利与义务交织 C、有一定契约性 D、贵贱分明
  • 5、走进历史遗址,感悟古代文明。我们通过下列的图片能够探索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黄河流域文明 C、古希腊罗马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6、“一带一路”倡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东征 C、阿拉伯数字西传 D、新航路的开辟
  • 7、有一首歌唱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______,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 8、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家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 9、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感悟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献描述历史】

    材料一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方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编》(第一卷)

    【图片见证历史】

    材料二

    【音乐抒发历史】

    材料三

    歌曲1:打倒列强,打倒列 强,除军阀!除军阀……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 齐奋斗。

    ——《北伐军歌》1926年

    歌曲2: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城!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

    ——《到敌人后方去) 1938 年

    歌曲三:我修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我背上了 子弹带,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蒋匪帮。

    ——《战斗进行曲》1946 年

    欣赏:《北伐军歌》创作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显示了作者对于北伐战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激励着国民革命军将士团结一致、英勇奋斗的精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见证。       

    欣赏:

    欣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对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2)、观察材料二两幅图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图一的会议中通过了哪些主要内容。图二会议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歌曲1的欣赏示例,在歌曲2、歌曲3中任选一首进行欣赏。(要求:要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展现的精神。字数80-100。)
  • 10、伴随着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中华民族意识也逐渐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说明了 “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怎样认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掀起的救亡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就职誓词体现他的革命思想是什么。为巩固中华民国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高举什么旗帜,掀起什么运动。 这一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近代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探索特点。
  • 11、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条约之耻】

    材料一 魏源得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消息后,以林则徐的《四洲志》为基本素材,参考国外的舆图、书籍等,历时一年半编撰成书《海国图志》,以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同时在解释自己编著《海国图志》的目的时说:“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指出要对付列强的侵略,像中国这样的弱国只能学习它的长处来与之抗衡。

    ——摘编自朱天策《“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与其友魏源》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耻辱?

    【赔款之怨】

    材料二1842年清政府赔款2 100万银元。从1858年-1881年,清政府向英法俄等共计赔款2 300 多万银元:1895年赔款日本白银二亿两;1901年共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赔款成了插在中国主动脉上的一架抽血机,使民族工业步履踉跄,萎缩了农民的购买力,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赔款数额有什么变化。从材料中概括这些赔款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驻兵之恨】

    材料三列强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将大沽炮台和从大沽到北京的沿线炮台“一律削平”。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和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 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强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一特权。对中国有怎样危害。

    (4)综合以上材料,说出你从中得到历史认识。

  • 12、【人民胜利】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
  • 13、【振奋精神】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取得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 14、【武装斗争】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八一”两字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
  • 15、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 16、下图是左权县政府于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七月十日颁布的关于统一支拨粮食的政府通令, 那么这份通令应该是颁布于公元哪一年(     )

    A、1944 年 B、1932 年 C、1945 年 D、1943 年
  • 17、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齐,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下列反映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是(     )
    A、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虎踞龙盘今胜皆,天翻地覆慨而慷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治桑 D、雄关漫道式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18、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行“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斯民。于是他通过什么方式来拯救人民(     )
    A、领导护国运动 B、领导护法运动 C、领导二次革命 D、领导辛亥革命
  • 19、“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凤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孙中山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
    A、广西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 20、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表达台湾被日本割占之痛。台湾被日本割占与近代史上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