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文物借鉴了外来文化特点的是(     )

    A、秦铜权 B、居延汉简 C、东汉彩绘陶俑 D、北魏《帝后礼佛图》
  • 2、《汉书·地理志》记载:“南海郡……县六。番禺,尉佗都,有盐官。”番禺盐官的设置可印证汉武帝(     )
    A、实行盐铁专卖 B、建立刺史制度 C、颁布“推恩令” D、统一铸造货币
  • 3、某书信朗读节目第一期朗读的是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的一封书信,这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该家书写于(       )
    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 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
  • 4、在历史学习中,历史地图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如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秦长城西起阴山,东到辽东 B、秦朝的都城为咸阳 C、秦在地方上推行分封制 D、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据材料推测,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的暴政 B、阿房宫的修建 C、秦末农民的起义 D、楚汉之争的影响
  • 6、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
    A、背景 B、内容 C、观点 D、影响
  • 7、CCTV大型纪录片《天府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式引水枢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奇观……”解说词中提到的“引水枢纽”和“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白渠 C、都江堰 D、灵渠
  • 8、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 B、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作甲骨文。 C、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隶书。 D、秦始皇命人制定了笔画规整的楷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9、菏泽素有“伙截桑样,尧舜放里”之称。每年来自海内外的尧舜宗亲共聚一堂,寻根问祖,共祭先贤。下图是位于牡丹区胡集镇的尧舜主题公园中的“帝尧”雕像。下列与尧有关的是(     )

    A、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B、制造船只发明弓箭 C、选贤任能实行禅让 D、开凿河渠疏洪入海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代

    事件

    1785年

    英国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铁路上试车成功

    19世纪中叶

    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1857年

    英国取得了修建亚历山大经开罗至苏伊士的铁路租让权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试验飞机成功起飞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至1937年

    帝国主义列强在非洲一共修了6.17万公里铁路

    1939年

    德国人建造的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上天空

    1961年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

    1964年

    日本建造的第一条高速铁东海道新干线正式投入运行

    1981年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

    (1)、上述材料中,找出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动力的重大变革。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 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1、世界大变局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世界各国首脑聚集在凡尔赛宫,为上年11月份的停战制定一个持 久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真正的决策权在这些人身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 ·乔 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带有缺欠的条约出笼了,就像一位美国评论家 说的那样,它成了“未来革命和战争的计划书”。

    ——摘编自《人类文明图鉴》

    材料二   (二战后)英、美等帝国主义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通过投资等手段在拉美 各国修筑铁路、开采矿藏,掠夺拉美的自然资源,控制其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军事干涉、 签订不平等条约、扶植傀儡政权等途径,力图将拉美国家置于被统治地位。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一大 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正在逐步打破发达 国家在国际经济中所居的绝对主导地位,在重塑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多极化的全球治理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摘编自徐蓝《百年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带有缺欠的条约”成为“未来革命和战争的计划书” 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3)、据材料三,概括影响“多极化的全球治理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的因素。
  • 12、社会治理事关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人民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许状是为了使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工商业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授予的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与城市外的居民相比,城市市民在经济活动上有很多的经济优势和优先权。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二   英国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创新,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其为榜样。这种新型政治制度,终究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使英国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经济发展和海外扩张。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新,并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
  • 13、读下边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这表明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战结束 B、宗教冲突 C、恐怖主义 D、霸权主义
  •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这主要得益于(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C、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
  • 15、苏联1950—1979年间大学生总数增加31倍,其中“电子技术”“电子仪器制造和自动化装置”等专业学生增加236倍,而化工、轻工和食品等专业相继减少。这说明苏联(     )
    A、工业化引领人才培养 B、教育突破苏联模式 C、国民经济结构均衡化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16、1950年,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的法国小镇,直到获得美国的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拍摄该电影的背景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苏联发射人造卫星 C、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洲联合进程加快
  • 17、根据下表,苏联、英国对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     )

    国家

    态度

    苏联

    提出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缓解在东线的压力

    英国

    确保战略重点地中海区域,提出持久消耗战和打击敌人“柔弱腹部”计划

    A、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B、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C、苏联地位日益凸显 D、作战目标出现分歧
  • 18、1932年起,美国对苏联展开经济战,胡佛认为“苏联在全世界的倾销是引起世界危机的原因之一"。此举意在(     )
    A、挑起冷战遏制苏联 B、适应多极化的需要 C、转移国内民众视线 D、争夺世界霸主地位
  • 19、下图反映了苏俄(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其中1921年至1927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 2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取得胜利,参战各国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投入战场,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材料体现的“一战”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规模大 C、手段更残酷 D、非正义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