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苏麻离青为呈色剂,形成了永宣青花瓷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波斯等文化的因素,研制出了新器型和新款式。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 C、促进了陶瓷生产水平的提高 D、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 2、 某同学在进行课程拓展的时候搜到了《俺答汗进贡图长卷与表文》相关资料,它的前半部分为图卷,内容为俺答汗的土默特进贡使团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出发到达北京沿途的情景。与这一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隆庆和议 B、澶渊之盟 C、靖难之役 D、雅克萨之战
  • 3、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   )
    A、宋太祖控制禁军兵权 B、靖康之难,国破家亡 C、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D、八王之乱,人口南迁
  • 4、 元朝建立后,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也进入鼎盛时期。这表明元朝的建立(   )
    A、结束了多个政权的并立 B、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 C、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 D、奠定了我国今日疆域基础
  • 5、 “一带一路”一端连着中国,一端连着世界。早在宋朝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范围就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政府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而设置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驿站 D、市舶司
  • 6、 北宋时期,朝廷通过大运河每年从南方转运的漕粮最高达800万石,布帛及专卖收入折合铜钱超千万贯。这些物资不仅支撑了都城开封的物资供应,更成为军费、官僚等财政开支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北宋时财政收入全靠南方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7、 《千年风云第一人:世界名人眼中的成吉思汗》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展现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各项中,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灭亡北宋 D、统一全国
  • 8、 七年级学生在进行“中华英雄谱”的项目化学习中整理了以下笔记。该班学生从此次学习中能感悟到(   )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他一生廉洁正直,最终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A、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概 B、鉴真矢志不渝的品质 C、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 D、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 9、 某班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题11图所示的货币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的(   )

    A、中外文化交流 B、政治制度创新化 C、科学技术发展 D、民族交往交融
  • 10、 辽太祖在主持礼仪制度的革新时,要求大臣以辽地风俗习惯为根基,同时融入汉族礼仪制度的元素,力求让不同族群的民众都能更好地认同和遵循。这一举措反映出辽朝在统治过程中(   )
    A、固守契丹传统 B、推行文化融合 C、独尊中原礼教 D、强化民族差异
  • 11、 为了避免官僚和大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王安石采取“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的做法。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的(   )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 D、募役法
  • 12、 唐代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元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的结果。他认为天地、元气、阴阳都是物质的,没有自己的意志。柳宗元这一观点(   )
    A、与佛教思想殊途同归 B、为反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C、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体现了其追寻精神自由的态度
  • 13、 唐代高僧玄奘和鉴真克服万险,一个西行,一个东渡,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们的“行”与“渡”都(   )
    A、扩大了唐朝疆域 B、促进了文化交流 C、加强了边疆管理 D、引进了先进文化
  • 14、 研究发现,唐代服饰在保留中原传统褒衣广袖形制的同时,胡服元素成为当时服饰的一大创新亮点。除了经典的胡服款式外,多种融合胡风元素的搭配方式也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由此可以推断,唐代(   )
    A、民族文化交融增强 B、海外贸易空前繁荣 C、社会风尚开放多元 D、皇权统治基础稳固
  • 15、 唐诗《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该诗反映了唐朝公主嫁到民族地区,带去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太宗时期与周边民族和亲的公主是(   )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太平公主 D、长乐公主
  • 16、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见题4图)。这种现象反映出当   

    时(   )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对外交往频繁
  • 17、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意思是长安城千百户人家的房屋像围棋盘一样分布,十二条大街如同菜地里划分的田垄。据此可知,该诗句主要描述了都城长安(   )
    A、布局严整 B、街道拥挤 C、商业繁荣 D、规模宏大
  • 18、唐太宗认为“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这一认识使他在治国理政上能够(   )
    A、知人善任 B、勤于政事 C、关注民生 D、虚心纳谏
  • 19、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平民性”的实现得益于(   )
    A、禅让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
  • 20、某学校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七年级2班学生围绕“技术革新推动社会变革”的主题,设计互动探究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水利耕魂续华章】

    任务二【术业密码启新篇】

    材料一宋代的纸币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这对货物 和服务的买卖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高效的、有利可图的和方便的发明。

    ——摘编自[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任务三【华夏智巅溯宋因】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水利工程修建的历史时期和图2模型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历史上首次使用的纸币名称,并概括纸币使用的优点。指出纸币的出现与我国古代相关的两项技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发展“呈巅峰状态”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一谈你从古代科技发展中得出的启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