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逻辑关系
-
2、托马斯·潘恩在其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写道:“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与材料最相关的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
3、玉米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物种,16世纪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的书籍中(如下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玉米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广泛种植 B、玉米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 C、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外商品贸易往来 D、新航路开辟后带来了全球物种交换
-
4、有研究者发现,在某事件发生之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之后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据此分析推动欧洲绘画作品发生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基督教诞生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
5、“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A、庄园的兴起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大学的兴起 D、工厂制度的确立
-
6、马克垚在《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中指出,不要误以为庄园法庭是人民的法庭,当诉讼双方都是农奴的时候,也许还有秉公处理的可能,一旦涉及封建主利益时,封建主完全可以利用主持法庭的管家作出有利于他自己的判决。材料反映出庄园法庭的本质是( )A、领主统治庄园的工具 B、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的机构 C、维护佃户利益的机构 D、庄园经济发展的产物
-
7、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该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唐律疏议》
-
8、下边这幅漫画反映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B、《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C、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
-
9、下图所示的建筑群是某古代文明的象征。该建筑群所在的文明区域是( )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黄河流域
-
1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它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它还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掠夺的道路,它们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延缓了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进程,造成了上述地区的落后。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开辟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谁?并指出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及亚非拉美地区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的300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哪个国家受益最大?(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中国对外交往的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并谈谈你的认识。 -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
12、简述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
13、简述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
-
14、简述文艺复兴为什么率先兴起于意大利。
-
15、“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测的物质微粒,原子一直存在于宇街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最早提出“原子论”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阿基米德 D、德谟克利特
-
16、下列帝国是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地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大帝国,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17、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反映的制度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形势图?
材料二 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2)请从材料中“大一统的框架”中任选两个,指出其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三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谈谈汉武帝是如何从思想、政治方面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发展的?并说明这一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
18、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三代”指的是哪三代?据材料“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有什么追求?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2)据材料归纳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区域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材料三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峭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该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3)据材料结合所学,坚决主张迁都洛阳的北魏皇帝是谁?北魏的改革措施除材料所述还有哪些?(任意两点)有什么意义?(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
19、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帝、景帝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材料二 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主要是通过哪一通道实现的?它的开通有何意义?
材料三 三国以后,北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东晋初年,区种法也传入南方,水稻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中原地区许多农作物也相继在江南大量种植,由于耕作技术的改进,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南朝时期兴修的水利工程几乎遍及江南各地,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多受其惠。
——《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有不少是农业资源禀赋比较好的,而且一些具有潜力和优势的产品恰恰是我们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从战略上在沿线国家培育更多的农产品来源地,这对我们国家和沿线国家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中国农网
(4)根据材料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
2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
①书桌上有一卷纸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史记》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大明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