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战争爆发后却加入了协约国集团;一战爆发后,美国保持中立,却同交战双方做生意。1917年美国撕下中立面具,加入协约国一方。这说明( )A、美国与意大利两国不守承诺 B、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C、美国加入协约国是正义行为 D、意大利受到协约国集团的威胁
-
2、“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说‘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材料表明( )A、战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B、战争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战争使欧洲走向帝国主义阶段 D、美国加入战争,成为世界霸主
-
3、他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他留给后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 B、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C、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D、他的《英雄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达出他对自由、平等的渴望
-
4、与下面材料相关的艺术家是( )
1853年出生于荷兰。
1888年创作《夜间的咖啡馆》。
1889年创作《向日葵》《星月夜》。
1890年逝世。
A、巴尔扎克 B、托尔斯泰 C、梵高 D、贝多芬 -
5、1687年,物理学家牛顿在其划时代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用大量数据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解释了一些貌似不相干的现象,比如潮汐运动是由月亮引起的。这一发现( )A、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 B、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C、丰富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D、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6、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微积分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左右) -
8、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阅读材料。
材料一:目前与共产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共产党作具体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清剿之。
——摘编自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1945年与共产党进行“谈判”的目的。你知道“与共产党谈判”的地点在哪儿吗?材料二:到了1946年6月底,蒋介石和他的美国主子认为已经有了充分准备,认为可以在3个月至6个月的时间内消灭全部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起点”指哪里?材料三:(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材料四: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陈毅《记淮海前线见闻》(1948年)
(4)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分析出现材料四中这种现象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哪一举动。材料五:战争第三年的头半年(1948年7月至12月)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
——《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12月30日)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简述这三大历史事件胜利的历史意义。 -
9、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 )
类别
时间
数量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三民主义的主张 -
10、如图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涌现的优秀作品的代表。其强大的生命力源于( )
《狂人日记》 《愚公移山》(局部) 《黄河大合唱》
A、符合娱乐风向 B、因循传统文化 C、反映时代需求 D、注重媒体宣传 -
11、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
12、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主题:______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A、全民族共同抗战 B、近代工业的发展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土地革命的开展 -
13、为了驳斥当时国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了(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
-
14、“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颓垣之上,都现出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此次胜利( )A、是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B、打破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1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军委发出电报:“争取全国民众、南京抗日派、各省和蒋系军队中一切可能参加抗日的力量,到我们方面来。”据此推断,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的态度是( )A、从正面迎战日本侵略者 B、团结一切力量参加抗战 C、打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领导敌后战场抗击日寇
-
16、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属于这次会议的是( )A、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17、“娄山、夹山、大凉山,踏破岷山千里雪;湘水、赤水、金沙水,冲开乌水万重波”。该对联反映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三湾改编
-
18、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
1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曙光”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B、新文化运动思想大解放 C、中共成立焕然一新 D、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
20、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有(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最低革命纲领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③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
中国局部抗战局面形成
④
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