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数量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D、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
-
2、下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术语在中国刊物中出现的次数,1920年开始次数突然增多是由于( )
年份
(年)
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其他相关术语(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
1919
约20次
约8次
约15次
1920
约150次
约50次
约80次
1921
约300次
约120次
约200次
A、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D、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
3、如下是小唯同学搜集资料后绘制的近代中国工业产业工人数量占比情况图。据此推断,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C、发展过程充满艰辛 D、有效抵制了外国经济扩张
-
4、下表为洋务运动中所取得的部分建设成就。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时间
铁路建成里程
(公里)
电报商线线路(里)
1881年
99
3000
时间
铁路建成里程
(公里)
电报商线线路(里)
1884年
一
8 340
1886年
33
一
1887年
一
5 000
1888年
112
1 800
A、推动了近代化建设 B、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维护了清政府统治 D、加强了边疆地区管辖 -
5、下图呈现了近代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的赔款金额,这可用来研究( )A、近代经济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领土主权被破坏
-
6、小历同学整理了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的武器情况。由此可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 )
鸦片战争中英双方武器对比表
项目
清军
英军
舰船载炮(门)
2~4门,至多为10余门
20~40门,多的有74门
火炮射程(米)
岸炮射程在2000米以内
舰载火炮最大射程超过2500米
步兵武器
枪的射程大约在160~240米
枪的射程可达380米
A、清王朝的腐败无能 B、英军战争准备充分 C、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D、清军将领指挥不当 -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电影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环节一 搜集影片
小王同学:在《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英勇抵抗、力竭而亡以及外国商人在南京经商居住等历史场景
小何同学:在《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左宝贵英勇牺牲、平壤陷落,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冲向敌舰等历史画面
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两部影片,并根据电影名称推测了其中的内容,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2)、环节二观看电影上面是同学们罗列的观影片单,请你帮助他们按照时间确定观影顺序,并仿照示例任选一部电影撰写影评。(要求:影评包含电影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具体史事、时代精神等。
【示例】影片:《我的1919》。影评:该影片讲述了1919年初,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就中国问题在巴黎和会上进行外交斡旋的故事,再现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历史史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坚定意志。
(3)、环节三 观影认识请你综合上述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电影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认识。
-
8、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通过“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创新学习,在观影中整理摘录了如下所示电影台词。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知识是( )
◇划小船,冒炮火,我送亲人过大江!
◇解放军没来时,我们没过上好日子,这次非要送大军过江!
◇告诉江北的同志,南京城头,我们插上了红旗!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
9、纪录片《中国远征军》中缅甸盟军统帅部决定以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英优势兵力与日军决战。英缅联军陷入重围,中国远征军前去救援。800名中国勇士对阵七千名敌人,在曼德勒会战中彰显英雄本色。中国远征军把日本人赶下印度洋⋯⋯该史实可以用来佐证( )A、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
10、同学们观看《血战台儿庄》后整理了如下台词,这体现了( )
士兵:长官,现在咱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嘛?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我们立块碑就行了。
孙连仲:本总司令以成仁之决心,誓与台儿庄共存亡。
A、坚定信念的开创精神 B、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D、万众一心的拼搏精神 -
11、电视剧《辛亥革命》第1~25集中,出现的大多数人物头顶清朝发辫,身穿长袍大褂,人们见面、下级见到上级后行跪拜礼,而25集辛亥革命后,路上的行人开始逐渐剪除发辫,身穿西装,人们见面后只需鞠躬或者握手。这说明辛亥革命( )A、维护了封建社会的旧习俗 B、体现了民主科学的新思想 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D、推动了君主立宪思想传播
-
12、下表为电视剧《走向共和》的部分情节。这些情节取材于( )
剧集
内容概述
第13集
《马关条约》的内容传回国内,群情激愤。康有为带着万言书《上今上皇帝书》,来到举子中,要求清廷立即实行变法
剧集
内容概述
第14集
康有为来到京城,成立强学会,广招弟子,鼓动变法
第18集
光绪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军机,处理朝政
第21集
谭嗣同不听梁启超的劝阻,执意以死唤醒世人,慨然入狱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
13、纪录片《血色浪漫》介绍道: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派遣留学生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开办新式学堂 D、筹建新式陆海军
-
14、电视剧《太平天国》中展现了:太平军千军万马,攻下永安。洪秀全在大校场举行盛大的“封王大典礼”,正式册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典礼时万人空巷,军民欢腾的景象。这一场景可用于了解太平天国( )A、政权组织的初步建立 B、由盛转衰的全部过程 C、为抵抗淮军作出努力 D、全盛时期的军队建制
-
15、如下是某一历史剧的剧情简介,下列与该历史剧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广开言路,举行士子观风势;功用民心,创办民间禁毒局。放眼世界,首译洋文洋法;亡羊补牢,严惩鸦片走私。……托付《海国图志》,谋求富国强兵。
A、李鸿章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
16、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中考新考法·任选内容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介绍。(要求:史论结合,包含图片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具体史事、时代精神等)(2)、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主题线索。 -
17、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期推文中包含如下画作信息。这一画作展现出( )
作品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大军渡江,架桥部队用身体撑起浮桥,配合主力部队向敌人进攻。硝烟四起、火光冲天,渲染出激烈的战斗气氛。
A、解放军一往无前的气势 B、军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C、革命队伍受到人民欢迎 D、共产党政策深得民心 -
18、1940年9月5日,《新疆日报》刊登了如下作品,该作品(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战斗志 C、体现了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D、表达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热情
-
19、小江同学收集了抗日战争期间拍摄的照片,这可用来印证( )A、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
20、课堂上老师给出如下两幅图片,这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B、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