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年9月,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这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对待日本侵略上有何相似之处?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了抗战,请分别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各一例。(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有何重大意义?以史为鉴,从以上关于抗日战争的材料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
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在迂腐的清朝政体结构下,可以为政治改良提供可能性的道路已被层层封锁,彻底堵死了……从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到9月21日变法失败,短短103天中,接连颁布了涉及到政治、财政、军事、文教、社会等方面除旧布新上谕100多条,片面追求数量,一哄而起,满足于颁布,没有对新政实施作出可靠安排,并采取积极措施。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解析》
材料三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有何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痛,知晓国家之痛,方能不忘国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遭受过如此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中国历史》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观察材料二中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分别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有关?分析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呈现什么趋势?(3)、根据材料三、“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与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4)、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受。 -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这首歌曲是(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义勇军进行曲》
-
5、“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材料所谈的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6、邓小平在论述1947年的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个战略行动( )A、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7、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通电全国:“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皖南事变 C、华北事变 D、天京事变
-
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防力量的增强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9、“1919年,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时,它却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其中“民族主义精神”提高的直接表现是( )A、“民族主义”的提出 B、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C、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D、五四运动的爆发
-
10、20世纪初,袁世凯祭孔祭天,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导致各种反动思想言论甚嚣尘上,造成了中国历史的倒退。袁世凯此举的目的在于( )A、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 B、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为护国战争提前造势 D、恢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
11、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是( )A、电视剧 B、话剧 C、研究著作 D、志士手稿
-
12、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的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路……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①具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②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④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3、某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京西北郊的一座废墟上(见如图),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虎门条约》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14、钱穆先生评价太平天国道:“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广西传教,金田起义 B、攻克永安,建立政权 C、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15、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正以“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陈词:“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位主人公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李鸿章
-
16、河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有“燕赵”之称。从古至今,名人辈出。如尧、扁鹊、赵奢、荆轲、董仲舒、刘备、窦太后、郦道元、赵云、祖逖、祖冲之……等都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请就你了解的其中之一的人物(不限于以上列举)进行介绍和评价。
-
1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但使龙城飞将(龙城飞将:泛指英勇善战的将军)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
材料二 请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如图):
(1)、据材料一,请指出古诗中的“胡”在秦汉时主要指北方哪个少数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北方边境各采取的主要措施。(2)、依据地图,指出图中的人口迁徙现象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
1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降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弧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尘封,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三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旅行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习近平主席所说丝绸之路的路线的起点和终点。(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关系?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材料中哪些属于文化成果的交流?(举2例)(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 -
19、小明的爸爸想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选择适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区自然规律的项目,他想查阅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正在就读七年级的小明到书店为爸爸购买了这部著作。小明为父亲购买的农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20、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顾恺之 B、胡昭 C、锺繇 D、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