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寻觅人类起源的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湖北郧阳
-
2、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其理发师应断指。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摘编自[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纣王调兵。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一谚语
封臣对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侵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契约意义。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1)、材料一的图片和史料分别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句话的理解。(3)、材料三反映了两种制度的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各写出一点即可)(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这些政治制度的实质?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的面积多以村庄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大庄园往往形成地方经济的中心,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庄园。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坊……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随着西欧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三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四 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渐形成,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等城市出现了第一批大学。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实用课程。
——摘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园的性质是什么?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西欧新的城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手段有哪些?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公元前4世纪”建立“帝国”的人是谁?如何评价这个事件?
材料二 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交往……二是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这种交往方式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的文明由此衰落。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材料二中提到了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个具体的事例。
材料三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5、
文明因多元而美丽,因交流而多彩,因封闭而衰落,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文明是多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文明的融合与交流。

古代亚非文明示意图
(1)依次写出A、C所代表的亚非文明的名称,并写出位于A的一项文明成果。
(2)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亚非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
材料二 阿育王的统治……促进了南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为佛教在南亚及其境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佛教的创始人及其基本教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地区文明的认识?
-
6、中世纪晚期,工商业者进入英国的最高法院和税务法庭、法国的财政和司法机构任职,甚至还有的在一些国家担任了除财政、司法大臣以外的顾问和国家各部大臣。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封建贵族势力强大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封君封臣制度强化
-
7、据艾琳·鲍尔《中世纪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一天早晨,(农奴)波多早早赶去修道士的农场工作,献上从自己家带来的鸡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农场工作。由此可知(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管家是庄园法庭的审判长 C、农奴要为领主服劳役,缴纳租税 D、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领主
-
8、“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了暴力
-
9、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下列哪幅图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A、
B、
C、
D、
-
10、阅读如图“历史人物卡片”中的资料,它们可用于了解( )
历史人物卡片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前399)
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德谟克利特
(约公元前460—约前370)
他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A、古埃及医学 B、古希腊哲学 C、古印度数学 D、古罗马法学 -
11、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这说明( )A、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B、希腊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C、德国历史全面继承希腊 D、希腊哲学重塑西欧价值观
-
12、下图所示的是印度著名的石雕——阿育王时代创作的萨尔纳特柱头,虽然主题是印度佛教,但其钟形体和沟槽的设计是波斯风格的。材料表明( )
A、印度佛教受波斯影响 B、印度雕刻融合多元文化 C、佛教艺术起源于波斯 D、波斯风格主导印度艺术 -
13、下图古代文物是一块未经焙烧,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应来自于( )

泥板上的“世界地图”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爱琴海地区 -
14、近代英国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结合上图,请你写出A、B、C三处发生的历史事件,并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2)、材料二出自英国哪一著名文献?该文献颁布于何时?此文献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 -
15、步入近代,欧洲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渐渐兴起,最终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货币地租的发展、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最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租地农场形成的经济因素,分析租地农场的生产特征。(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运动”的名称和性质?文中“这场“运动”的经济根源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殖民体系在全球发展最快的时期(用序号表示),该时期发展最快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 -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B、国王出售专卖权 C、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 D、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7、“ 是伊丽莎白统治结束后、斯图亚特王朝以来英国一系列宪政冲突的最终结果。它颠倒了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君主不能再凌驾于议会之上,而必须受制于议会和法律。”材料中“ ”应是( )A、《法理概要》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
1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其中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
19、下图所示知识结构反映的主题是( )
A、英国殖民霸主的建立过程 B、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殖民争夺 C、英国与西班牙的殖民争夺 D、殖民扩张带来资本原始积累 -
2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属于麦哲伦开辟的航线的是( )A、欧洲--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印度 B、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欧洲 C、欧洲--大西洋---美洲----欧洲 D、欧洲--大西洋---好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