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1)、材料一 A 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进驻北平香山,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这里成为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A处是____(填序号)。分析“党中央和毛泽东进驻北平香山”的历史意义。①中共一大 ② 七届二中全会
(2)、材料二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③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④1953年, 我国政府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⑤2013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⑦1953年, 无缝钢管厂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竣工

⑧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两张照片,说明史事及其联系。(示例组合除外)示例: ③⑤
③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⑤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自贸区相继成立。
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内的重要支点。
(3)、材料三 2024年4月1日是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未来之城”。未来之城
成就摘要
① ▲
水质提升至1类,野生鸟类增73种,造林 40万多亩,生物多样性、碳汇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大幅提升
样板之城
雄安国贸中心集中体现了“雄安质量”,未来将是城市地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样板
协同之城
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大批央企总部已经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或已完成选址
人民之城
为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雄安新区建设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② ▲
建立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超前布局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应用场景,建立雄安创新研究院
———整理自邢灿胡安华《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蓝图变实景,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崛起》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用以下内容将文中信息补充完整。(填字母)请你提出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建议。
A.创新之城 B.生态之城
-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一
①《秦半两》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
②《迁陵洞庭郡简》
秦朝设“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无阳等县
③《泰山刻石》
小篆刻写,涉及秦朝法律制度等措施
材料二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代朝廷统摄节制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在边疆地区,元朝实行屯田制度,使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入边疆地区。棉花及棉纺织技术等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也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到中原,进一步丰富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元朝将书院纳入了官学体系。下令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一一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①《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乾隆帝命令画师图绘平定。准噶尔战争场面
②《台湾府志》(局部) : 1685年由台湾府知府蒋毓英主修
③驻藏大臣执牌:驻藏大臣授予西藏地方政府执牌
④《尼布楚条约》
(书影)文本:
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其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参照示例,任选两件史料,写出其承载的信息。(示例除外)
示例:①
乾隆时期,清军平定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
3、下面示意图的主题是( )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4、某专刊“历史纵横”栏目的文章选用了以下配图。其标题可能是( )
A、手工工场的逐步推广 B、交通运输的技术突破 C、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5、以下时间轴反映出( )
A、君主立宪制体现了英国政治传统 B、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统治而独立 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D、农奴制度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6、下图为1953-1957年我国工业交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 )
A、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 C、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
7、右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给渡江船工的证书。其边框四角印有“渡江光荣”四字,内文竖印“渡江船工光荣证”七个楷体红色大字。其可以说明( )
A、解放战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解放战争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D、解放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8、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其目的在于(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中华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
9、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该文作者应是(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
10、1911年,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 “武昌起义众心惊,报馆齐张革命声。争向门前探捷报,望平街上路难行……但看某城光复矣,眉飞色舞竟忘餐。”这表现出民众( )A、支持辛亥革命 B、反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C、声援北伐战争 D、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1、某班举办反抗外来侵略专题展,其中有倭寇图卷、林则徐虎门销烟池遗址、北洋水师致远舰等图片。以下图片可以入选这一专题的是( )A、
步辇图(局部)
B、
清明上河图(局部)
C、
荷兰军队向郑成功投降图(局部)
D、
盛世滋生图(局部)
-
12、“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2023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出水了大量明代瓷器。这一考古发现( )

①反映我国人民在南海地区的活动
②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见证
③可用于研究明代的瓷器烧制工艺
④印证明代引进了原产美洲的玉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3、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A、大运河 B、大明宫 C、长城 D、故宫
-
14、某班同学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以下环节模拟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应用流程。这项活动有助于了解( )
A、两汉时期的造纸工艺 B、北宋时期的科技创新 C、南宋时期的航海技术 D、宋元时期的军事变革 -
1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6、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小李同学要参加“我来当小老师”活动,他领到的授课任务是引导复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在准备过程中,他在部分环节设计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助他一起解决。
环节一:单元主题我概括
环节二:革命原因我探究
环节三:法律文献我梳理

环节四:分析图示我可以
(1)、在环节一中,他不清楚该用一个怎样的明确主题进行概括。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主题来概括最适合?(2)、小李同学设计了“英、美两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的探究环节。如果邀请你参加,你觉得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在本环节中,他设计了“这些法律文献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的思考题,但不清楚该如何准确解答。请你帮他写出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答出两点即可);请你帮忙写出英国确立的新的政体。(4)、结合如图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特点?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殖民掠夺方式多种多样,或是赤裸裸的暴力抢劫,或是垄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或是进行不等价的交换等等。他们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殖民者却获得了巨额财富,为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写出两部作品所在时期运动的指导思想?(2)、材料二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请写出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今天的哪一地区?(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指出“三角贸易”中,中程主要运输的货物是什么?对欧洲造成的影响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殖民掠夺的双重性? -
18、下面图示说明了( )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是东方文化的西传者 C、中国的科技发明传到世界各地 D、欧洲的发展主要靠东方科技 -
19、“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这说明( )A、封臣无偿为封君提供兵役 B、封君与封臣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封君只能管理自己的封臣 D、封君与封臣权利与义务相交织
-
20、《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古巴比伦的(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C、女性地位非常低下 D、观念相对民主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