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世纪50 年代的贵州民歌唱到:“共产党来是救星,领导我们翻了身,当家作主真高兴,制定宪法为人民。”歌词中“宪法”的颁布确定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
2、张謇说:“国家如同一棵大树,教育是花,军队是果,而实业是根。”他认为救国的根本是 ( )A、提高教育水平 B、增强军事实力 C、发展实业经济 D、根本社会制度
-
3、以下红色电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
4、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说:“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据此可知,这段话说明抗日战争 ( )A、国共进行了有效的合作 B、得到了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帮助 C、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
5、以下口号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 )A、“自强”“求富”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民主”与“科学”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6、观察下表,晚清工商杂税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 )
年代
1849
1885
数额
969
3923
比重 (%)
23
51
A、太平天国运动主张学习西方 B、戊戌变法传播了维新思想 C、洋务运动刺激民族资本主义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7、某博物馆举行“千秋照影·百图纪传”人物画像展,下列人物所在板块的标题应该是( )
A、铁血戍疆卫山河 B、文韬武略治邦国 C、悬壶济世传黄岐 D、格物穷理探天工 -
8、下列选项中,对行省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B、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C、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且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
9、小德同学预习《中国历史》某单元后制作了一份思维导图,部分内容展示如下,他预习的单元是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北魏统一北方 —北朝政权更替—北方人民长期杂居( )A、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建立与社会变革 C、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0、 小德同学想以“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其参考史料的是( )A、《孙子兵法》 B、《史记》 C、《兰亭集序》 D、《大明历》
-
11、 下列史料是某研讨小组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收集到的素材,其研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秦朝赋税制度的演变 B、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D、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
12、2025年4 月,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入选全国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器物1万余件。该墓王研究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 ( )A、文献史料 B、口述史料 C、实物史料 D、图像史料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用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得以自主支配税后农产品;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此政策有效缓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与政治危机,激活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稳步恢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大危机推行新政。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使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2)、综合两则材料,指出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分别“新”在哪里?(3)、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均取得显著成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之名,开展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意大利,因城市经济繁荣,手工工场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他们渴望摆脱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追求现世的幸福与自由。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15世纪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愈发强烈。《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东方富庶的描绘,极大地刺激了欧洲人前往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同时,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使得欧洲的贸易受阻,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荷兰等国的工商业迅速发展。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农业生产格局。欧洲国家开始在海外大规模建立殖民地,进行掠夺和奴役,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简述推动文艺复兴兴起与新航路开辟的相似因素,并指出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内在联系。(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在欧洲社会转型中所起到的作用。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指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2)、材料二中“判断的标准”的提出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坆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 月8日)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2月初,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中,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2)、根据材料二,概述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战时合作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庄子》
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诸侯势力,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实施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北击匈奴,经略西域。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历史现象?(2)、材料二中丞相绾、廷尉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
18、 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19、 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
20、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领土;1997年7月1日,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