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同学到某地开展研学活动时看到了以下图片,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他研学的地点应该是( )
A、南京 B、武汉 C、广州 D、上海 -
2、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国的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个影响较大且较为革命的政党。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 )A、将国共两党予以合并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 D、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
4、历史电影《西安事变》中,周恩来与蒋介石分别称对方为“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黄埔军校。( )
-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
-
6、星火初燃,先驱擎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大钊的轨迹】
①
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宣传民主和科学精神。
②
1918年, 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③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④
1920年,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随后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
(1)、从1916到1919年,李大钊宣传的主流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2)、依据轨迹②③④,谈谈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3)、【陈潭秋的手迹】大会共开了四天,讨论以下问题:1.目前政治状况;2.党的基本任务;3.党章;4.组织问题。……终于通过了一个共同方针,即党的奋斗目标。……要求党成为有战斗能力及有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陈潭秋《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
陈潭秋亲历的大会通过了怎样的奋斗目标?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4)、【林祥谦的事迹】
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刽子手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命令,遭到断然拒绝:“我的头可断,工是不上的!”最后,林祥谦英勇就义。
林祥谦就义于哪一次工人运动?这次工人运动与陈潭秋回忆的中共第一次大会有何内在联系?
-
7、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
①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②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之一
③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④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这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
9、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作出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B、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C、明确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
10、一百多年前,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见证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其内涵包括( )
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④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C、具有社会发展的偶然性 D、是三民主义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
-
1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1——1921年历史事件时间轴。据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
13、下表为小张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1920年8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
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11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年秋至1921年春
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在武昌、长沙、广州等地分别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A、党的领导机构 B、党的成立条件 C、党的中心工作 D、党的奋斗目标 -
14、《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道: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A、中国进步潮流闸门由此打开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正式开启 C、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拉开了序幕
-
15、下图为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其面向的读者是( )
A、工人 B、农民 C、学生 D、商人 -
16、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他们的活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奠定了中共成立的组织基础
-
17、五四运动前后,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
B、
C、
D、
-
18、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
-
19、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的诞生,这是建党节的由来。( )
-
20、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工人阶级认识到知识分子的伟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