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
    A、率领湘军,镇压农民起义 B、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 C、主张海防,筹建新式海军 D、主持洋务,创办船政学堂
  • 2、据统计,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开办期间,销售西书83454本。另据1878年汇编的《译书事略》统计,翻译的西书主要涉及技术工程领域。材料反映了(     )
    A、主动向西方学习的时代要求 B、洋务派崇洋媚外的价值理念 C、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洋务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英、法、美三国公使先后到天京访问,要求太平天国承认他们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坚决拒绝并对擅自闯进境内的外国兵舰开炮射击,对进行走私贸易的商船加以制裁。太平天国的这一对外政策(     )
    A、直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揭示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 C、成为其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D、体现了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
  • 4、《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1860年的和解和以后年代中增加的外国利权和特权,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主权的范围,优越的外国力量将带着破坏性的力量日益加紧对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冲击。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     )
    A、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开始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5、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A、根源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过少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体现了中国商品强大的竞争力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 6、下侧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雅克萨之战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马关条约》签订 D、筹建新式海军
  • 7、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四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五

    (1)、材料一中《神农教稼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假如你穿越时空后到了图A所在的区域,当地人招待你的主食是由哪一种农作物加工而成?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这两项技术的出现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变法中有何影响?
    (4)、与材料四中有关的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5)、请把材料五中的图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在改革中不断前行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高,他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称霸打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战国时“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著名战役两例。
    (3)、归纳材料三中“商君”改革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9、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大力提倡节俭
  • 10、“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都江堰可以用来防洪 B、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都江堰可以用来灌溉 D、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 11、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三汲村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银首人俑铜灯。铜人一派宽袖深衣的中原打扮,但高颧扁脸,浓眉短须,是典型的古代北方狄人的“男子汉”。这件文物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

    A、中山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民族交融 C、青铜工具的普遍推广 D、各国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 12、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东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
    A、燕齐 B、楚秦 C、秦齐 D、秦燕
  • 13、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和频繁,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状况的诗句是(     )
    A、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14、历史史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与商军决战 B、春秋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 C、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D、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 15、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楚国周围的一些小国,伐陆浑之戎时驻扎在洛,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却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B、礼法破坏,百家争鸣 C、王室内讧,等级不再 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
  • 16、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于葵丘会盟,周襄王派特使参加,送来王室祭肉并免其跪拜礼,但齐桓公坚持恭行跪拜。这反映了(     )
    A、宗法等级制度已彻底瓦解 B、齐桓公以尊王来巩固霸业 C、齐桓公霸主地位尚未确立 D、周天子共主地位依然稳固
  • 17、西周青铜利簋内壁刻有铭文4行33字(如图),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过。该文物(       )

                               利簋

    A、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 B、可以用来研究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C、对研究商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D、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物
  • 18、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灿烂鼎盛时期。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②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是——钢铁铸造法

    ③四羊方尊是商朝时期的精美青铜器的代表之一

    ④青铜器主要运用在战争中,是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9、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人物的结局可以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
    A、 B、周武王 C、 D、
  • 20、《三字经》“……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周辙东”指的是(     )
    A、平王东迁 B、嬴秦东进 C、诸侯争霸 D、盘庚迁殷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