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较为繁荣的朝代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阔。"
——摘编自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优渥的自然地理环境提供种植和居住条件、留住流入的北方劳动人口。因战乱或跟随迁都而来的北方人口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在原本荒芜的南方地区开荒、发展农工商业,提高经济水平,最终在这一时期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摘编自陈霜霜《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材料三 "宋代女性的经济活动,打破了世人对宋代女性'男耕女织''相夫教子'的刻板印象,提高了自身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地位的提高唤醒了部分女性的独立意识,一些女性开始关心自己的命运和生活,为争取自身权利努力奋斗。还有诸如李清照、吴淑姬等宋代著名女词人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闪闪发光。"
——摘编自宋廷宁《从经济角度看宋代女性社会地位变化》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东京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 -
2、 翻译活动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九年,玄奘自天竺归,携回佛经657部。太宗诏于弘福寺译经,二十年间译出75部,1335卷。其所译《瑜伽师地论》,太宗亲为作序,赞曰:'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
——[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材料二 "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玛窦在北京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任命徐光启督修历法。他聘请耶稣会士龙华民、汤若望等参加,最终以《崇祯历书》为总题目,编译了46种、137卷巨著,详细介绍了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87年,《大学》《中庸》《论语》被法国翻译出版
1712年,清康熙皇帝命人翻译的西方微积分著作《数理精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玄奘译经对唐代社会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概括徐光启在翻译方面的主要贡献。(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翻译领域表现出的特点。 -
3、图《同光十三绝》描绘的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戏曲名家。作为史料,该图片可以帮助我们研究( )A、粤剧 B、越剧 C、黄梅戏 D、京剧
-
4、 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岭南地区因赋税较轻、水利发达,手工业市镇蓬勃发展,"江门墟商贸辐辏、葵扇、柑桔茶行销外洋。"这反映当时( )A、朝贡贸易主导市场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品参与外贸 D、通商口岸被迫开放
-
5、表中,清政府采取的系列措施旨在( )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实行金瓶掣签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规范西藏宗教传承 B、保障边疆商贸流通 C、完善中央治藏方略 D、促进民族文化交融 -
6、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代著作展览活动。与下列组图相关的研究主题是( )
《梦溪笔谈》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A、典籍载匠心,科技耀古今 B、丹青绘山河,笔墨穿春秋 C、丝竹奏雅韵,宫商谱华章 D、瓷器凝珍艺,釉彩耀乾坤 -
7、 如题16表材料所示,隆庆和议( )
《明史》:"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明通鉴》:"五市之议既成,马市大开,胡汉贸易日盛,牛羊布帛,往来塞下。"
题16表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边疆繁荣 C、改变了政治格局 D、推动了江南开发 -
8、 据《新宁县志》载:"倭寇屡犯,卫所官兵力战却之"。为纪念此次胜利,当地官员在广东台山广海卫城巨石上刻下"海水无波"四字。这一史实可用于佐证( )A、郑和下七下西洋 B、广东军民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荷兰侵占台湾
-
9、 《回回药方》成书于元朝末年,该书以汉文为主,既有中医的穴位、中药材及"肝经""温性"等概念,也夹杂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医药术语及音译词汇。这反映出( )A、中外医学的交流互鉴 B、印刷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风气的日趋保守 D、民族间交流的加强
-
10、 宋元时期实行"官牙入"制度,凡买卖人口、房屋一切货物,都要有牙人居间,评估物资价值,并督促买卖双方"投税"。这表明当时( )A、政府规范商业贸易 B、契约精神开始形成 C、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
11、 元朝在岭北地区保留了蒙古传统制度,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云南则实行上官制度,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在东北通过行省和移民开发进行管辖。这反映出元朝( )A、沿袭前朝管理体系 B、内外一体的政治体制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
-
12、 他在郾城打败金军,提出"直抵黄龙府"的口号,虽遭秦桧陷未竟全功,但其抗金斗争有效遏制了金军南侵,为南宋经济文化的延续争取了空间。"他"是( )A、铁木真 B、沈括 C、郑成功 D、岳飞
-
13、 《宋史·食货志》记载:王安石推行的方田均税法"使豪强隐田无所遁形",但因执行中官员"以群田为良田,以虚数为实税",导致百姓更加困苦。由此可知,方田均税法(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激化了社会矛盾 D、导致了北宋迅速灭亡
-
14、 据统计,北宋枢密院正长官总计有73人,其中文臣出身的有54人,武臣出身的有18人,太监出身的有1人。这一现象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方针 B、轻徭薄赋的政策 C、积贫积弱的局面 D、市民阶层的壮大
-
15、 孙思邈在《千金方》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主张医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摒弃私欲,全力以赴救治病人。由此可知,孙思邈( )A、注重传统经验的总结 B、宣扬治未病医学思想 C、强调医者的社会责任 D、关注中医技术的改进
-
16、 据《续日本纪》记载,日本遣唐使为天皇带回了《唐礼》130卷、《大衍历经》1卷、《乐书要录》10卷、《东观汉记》1卷等。这表明,唐朝( )A、文学艺术的鼎盛 B、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 C、南北交流的密切 D、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
-
17、表相关信息可以用于研究唐朝( )
唐与吐蕃朝贡与馈赠记录(部分)
公元654年
吐蕃使人献野马百匹
公元733年
唐廷命工部尚书李蕊使于吐蕃,赐布一万匹等
公元822年
吐蕃遣使进马六十匹、羊二百只及银器、玉带等
A、社会风气 B、民族交往 C、文化交流 D、对外政策 -
18、图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图1 曲辕犁 图2 筒车示意图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文学艺术发展繁荣 C、农业科技著作成果丰富 D、农业生产技术发展 -
19、 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列队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而晚唐诗人赵偃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两种评价的差异主要源于( )A、历史文献可靠性普遍不足 B、评价者的立场与视角不同 C、科举制度本身存在着缺陷 D、唐代社会价值观发生剧变
-
20、 隋大业年间,为保障东部洛阳的漕粮供应,朝廷先后设置洛口仓、回洛仓。洛口仓"客容八千石以还",回洛仓"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容"。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均田制的推行 B、休养生息的政策 C、大运河的开凿 D、江南经济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