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该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该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
2、“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了128.5%。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以上成就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实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3、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图表,来理清事件之间的联系。图示空白处应填(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4、一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使中国以“被动挨打”的方式开始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之中。发动这场“战争”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
5、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利用三国时期刘徽的“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 )A、开放包容 B、交融交流 C、传承创新 D、多元一体
-
6、《哈佛中国史》第一卷“秦与汉”的副标题为“早期中华帝国”。这里的“帝国”是指( )A、远古时代部落联盟 B、早期的奴隶制国家 C、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D、封建诸侯割据政权
-
7、商鞅变法实行十年以后,秦国“民勇于公战。”与之相关的措施是( )A、确立县制 B、鼓励耕织 C、严明法度 D、奖励军功
-
8、下列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最有力的证据是( )A、《简明中华文化史》 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中国通史》纪录片 D、《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
9、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英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很大的比重,1850年世界贸易总额为145亿马克,而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就达52亿马克。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加之在交通运输方面,英国依靠迅速发展起来的铁路和汽船,使它的商品流通比任何国家都要快。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2005—2018年中国与部分纺织强国(地区)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年份
中国
欧盟
印度
美国
2005
21.60
30.20
3.30
4.20
2010
30.80
25.80
4.10
3.70
2018
34.00
25.00
4.20
3.20
在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在纺织行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不断提高。这有利于维护纺织业竞争优势和持久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胡惠婉《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2)、根据材料二,说说2005—2018年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0、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历程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
事件
年份
事件
1861
洋务运动兴起
1954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898
戊戌变法
1956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11
辛亥革命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15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92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19
五四运动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2013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4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2022
中共二十大召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请你运用材料中近代中国在器物(技术)上探索现代化的史实对此加以说明。(2)、从下面三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观点:①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②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③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
11、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所示时期的政局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的角度,请你说说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3)、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 -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网上学习、网络购物、电子点单等都已屡见不鲜。这表明( )A、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B、科技进步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技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互联网更新了人们的文化观念
-
13、有媒体报道:“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这主要说明( )A、霸权主义引发世界局部冲突 B、国际旧秩序影响国家间合作 C、经济全球化受到威胁和挑战 D、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
14、下图是某班历史知识角展示的图片。下列标题最符合此次知识角主题的是( )A、“危机与应对” B、“繁华与衰败” C、“文明与野蛮” D、“侵略与反抗”
-
15、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图1的币面人物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图2的币面人物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起人。他们被设计为币面人物的共同原因是( )
图1 图2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B、颁布了资本主义法律 C、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发动了国家独立战争 -
16、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纷纷在本地或外出务工,不断加入到商品货币关系中以缓解经济压力。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A、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B、倡导西方生产生活方式 C、彻底铲除俄国封建势力 D、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
17、“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的言论意在说明拿破仑( )A、推动法国大革命兴起 B、是启蒙运动的发动者 C、压榨和掠夺欧洲人民 D、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
18、1500年前,美洲的玉米、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等曾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1500年后,它们被欧洲人作为商品传到了世界各地。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A、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B、欧洲列强加紧了殖民扩张 C、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 D、全球商贸发展与物种交流
-
19、14世纪,法国社会依然普遍主张禁绝一切游戏;而从15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关注游戏对儿童天性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大学的兴起 B、人民主权的宣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人文主义的传播
-
20、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阿拉伯人被称为( )A、“国际贸易的掌舵人” B、“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C、“丝绸之路的引路人” D、“伊斯兰文化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