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李同学打算到义和团纪念馆做讲解志愿者,为此,他准备了以下解说词,其中错误的是 ( )A、冠县起义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B、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 C、深入京津地区产生很大影响 D、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
-
2、义和团团民痛恨外国侵略者“祸乱中华”,表示“最恨和约,害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这体现出义和团 ( )A、抗争与革新 B、自强与迷信 C、爱国与排外 D、反清与灭洋
-
3、“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B、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C、华北地区干旱严重 D、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4、《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 ( )
-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
-
6、义和团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
-
7、波涛里命运多舛的战舰承载了中华民族沉重的甲午之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北洋舰队是在哪一事件中建立起来的?(2)、致远舰沉没和定远舰自行炸毁分别发生在哪次战役中?请分别简述其战况。变式:“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争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句话的涵义。
(3)、联系所学知识阐述康济舰在1898年遭遇这一耻辱的背景。 -
8、下侧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轻工业所占比重远大于重工业
②在全国各地区的分布相对平衡
③图1格局形成与洋务运动有关
④图2时民族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刺激,清末状元张謇认为“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这反映出张謇主张(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实业救国 D、海防、塞防并重
-
10、1899 年,美国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手段来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保持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为此,美国提出( )A、协定关税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门户开放 D、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
11、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分别在( )A、广州湾 广东广西 B、胶州湾 山东 C、威海卫 长江流域 D、旅大 东北
-
12、1895年以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列强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到1902年,列强在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表明列强( )A、对华侵略方式改为经济掠夺 B、通过投资办厂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腹地 D、积极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
13、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朝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中引进了大量外国的先进技术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商埠开设工厂 D、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14、《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轮船从长江口逆流而上最远可以到达( )A、汉口 B、九江 C、重庆 D、沙市
-
15、1894年11月,美国《世界报》针对侵华日军当年的某一暴行发文谴责:“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该暴行是指日军( )A、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在旅顺对居民进行大屠杀
-
16、下侧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中,在A处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有( )

①左宝贵
②徐邦道
③邓世昌
④林永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这表明日本( )A、企图称霸全世界 B、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C、对朝鲜觊觎已久 D、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8、《马关条约》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
19、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
-
20、平壤战役后,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