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目标是A、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城乡居民的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国梦 D、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
2、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一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是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
3、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诗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
4、某学校网站“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以下两张图片,所拟标题最合适的是(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示意图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D、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
5、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A、
B、
C、
D、
-
6、《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A、英军攻陷南京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
7、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甲午战争——台湾 D、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
8、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使吐蕃迅速强大起来.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双方通过深入交流,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们也贯彻“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的“长庆会盟”是唐蕃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之后,双方友好相处,来往不断。
——摘编自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材料二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古称西域,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割的一部分。这片祥和的美丽之地,最近出现了暴力恐怖活动,分裂势力活动猖獗。2014年3月1日,昆明暴力恐怖事件,4月30日,新疆乌鲁木齐火车站爆炸恐怖事件犹如一面明镜,让世人进一步认清了“三股势力”居心叵测、分裂国家的真正面目。事实证明:他们的分裂破坏活动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材料三 2003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会见华侨和留学生等各界代表,谈到两岸关系时:“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民族交往的两个事件。(2)、材料二中提及新疆“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汉朝、唐朝和清朝前期时分别设立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进行管理?(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元清两个朝代是如何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敛饰明显增多。
——《百家讲坛》
(1)写出西周用鼎制度所反映的重大史实及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名称。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文化符号二:丝绸
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概括中国丝绸外传的影响。
文化符号三: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贺易,大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3)根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并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材料四:自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着力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截至2014年底,国家对新疆的财政补助合计16918亿元,19个援疆省市共拨付援疆资金5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906个。2010-201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1%,增速跃至全国第4位,创历史最好水平。
—摘编自《新理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见证》白皮书(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
请回答:
(1)写出“华夏民族”的一位人文初祖。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魏主”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魏主变北俗的主要措施。
(3)从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中,可以解读出哪些共同的历史信息?
(4)依据材料四,归纳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条件。
(5)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
11、中国历史上“丞相”的名称一直在变,如秦汉时丞相为文官之长,隋唐时尚书令地位最高,明代称宰相为“内阁大学士”,清代时“军机处大臣”中的“领班大臣”是大臣中的“一把手”。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A、秦朝设丞相,清代废丞相 B、丞相一直位高权重 C、皇帝通过倚重丞相加强统治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12、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①唐蕃会盟碑②玄奘西行③郑和下西洋④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3、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以上行政机构的设置属于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14、下图所示为唐朝发明并推广的两种重要生产工具,它反映了唐朝A、手工业水平高 B、重视农业生产 C、矿冶业规模大 D、商业十分繁荣
-
15、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一道政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其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汉朝实行分封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汉朝土地兼并严重 D、汉武帝鼓励开垦荒地
-
16、他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上文的“他”是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年)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
“一五”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中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与上面表格中哪个事件有关?(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
18、
2022年2月24日,俄乌边冲突升级.冲突触发地缘政治动荡,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在充斥着霸权争斗和奴役剥削的全球化道路上,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的马铃著、玉米、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二 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建立了世界霸权。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实现了工业化,英国的霸权达到高潮。
——摘编自潘兴明《英国霸权转移的历史考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确立世界霸权的根本原因。材料三 见下图
(3)写出材料三图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形容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美、英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雕,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为瓮中之鳖。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材料四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材料中“美、英盟军抢滩登陆”指的是什么事件?举一例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互相配合的事例。材料五
(5)依据材料五年代尺,指出20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当今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是什么? -
19、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解释】
材料一 如下图
1926—1928年中共党员比例情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26—1928年中共工农党员比例的变化做出合理解释。
【时空观念】
材料二 如下图
新中国 新征程 新时代
1949年 1978年 2017年
开国大典 中共十九大会场
(2)材料二中场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伟大时刻。根据所学知识,将“ ”处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场景,简述其“新”的含义。
【唯物史观】
材料三 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说:“我们党是一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严肃认真、光明磊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我们要恢复党的优良传统,要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必须贯彻在党的全部实际活动中。为刘少奇平反,以及为一系列冤假错案——平反,正是为了使党和人民永远记取这个沉痛的教训,使这类错误永远不致重演。”
(3)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反映了当时什么政治原则受到践踏?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为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平反是对党的哪些优良传统的恢复和继承?
【史料实证】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
(5)第一阶段“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我国政府的哪一举措?请用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
【家国情怀】
材料五 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开展宣传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运动,时代呼唤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应运而生,这个期间各条战线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和优秀集体,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就是这期间涌现出的光辉榜样。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6)材料五中人物体现了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
20、如图是一幅《山姆大叔(指美国)忙坏了》的漫画。该漫画可用来说明美国( )A、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积极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 C、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D、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