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20年1月1日,《申报》刊登《新青年》广告,介绍其办刊特色,并反问国人,“要懂得世界新潮流的心思,这《新青年》杂志可以不看吗?”这说明,《申报》(       )
    A、以宣扬科学为主旨 B、注重宣传新思想 C、突出报道重大事件 D、改变了民众观念
  • 2、如图是1911年新建陆军克复南京天保城纪念章,纪念章中间为“陆军”字样,“陆军”外围为湖北军政府的十八星旗。据此可知,“克复南京”指的是(       )

    A、南京脱离清朝统治 B、中华民国正式建立 C、封建帝制已经结束 D、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 3、甲午战后,下层民众承受着更多痛苦。于是,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自发地联合起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掀起一场救亡图存运动。这场运动(       )
    A、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 B、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 C、打击了列强瓜分野心 D、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 4、1862年,李鸿章率领淮军由安庆到达上海,盛赞英、法军队“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表示要及时“资取洋人长技”。基于此认识,李鸿章(       )
    A、极力镇压太平天国 B、主张创办军事工业 C、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D、固守避战求和策略
  • 5、《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洋货不止可以在一个通商口岸任意销售,在未拆封情况下,还可转运其他通商口岸售卖,且无需重新交税。这表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
    A、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B、促进了沿海地区发展 C、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 6、清朝康雍乾时期,清廷在台湾各处设立书院24所,从内地延请教师到书院任教,推行儒学,实施教化。这些措施有利于(       )
    A、增强文化认同 B、创立八股取士 C、实现国家统一 D、奠定疆域版图
  • 7、蒙古立国之初就实行科举考试,用儒术选士,中举者享有免除徭役、赋税,与长官同署公事的权利。这旨在(       )
    A、打破蒙汉隔阂 B、完善科举制度 C、发扬儒家思想 D、扩大统治基础
  • 8、北宋时期,成都是成都平原及其四周地区所产粮食、纺织品、陶瓷、纸张、书籍的集散地,与吐蕃、大理从事茶马贸易。这说明,北宋时期该地区(       )
    A、城市规模壮大 B、发展领先全国 C、经济联系密切 D、对外贸易发达
  • 9、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组织了一批文士进行图书的搜集编修工作,后来还在长安、洛阳两京创设书院管理图书。这些措施(       )
    A、显示社会风气开放 B、推动文教事业发展 C、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D、体现重文轻武政策
  • 10、曹操指派官吏专门管理冶炼铁器,制造兵器和农具;在冶铁技术上,推广了利用水力来鼓风的办法。这(       )
    A、推动胡汉间民族交融 B、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C、完善了官吏选拔制度 D、有助于恢复社会生产
  • 11、《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外政治交流频繁 B、西北地区管理强化 C、边疆危机得到解决 D、诸侯割据势力削弱
  • 12、下表是湖北出土的秦简内容(部分)。据此可知,秦政府注重(       )

    名称

    书体

    主要内容

    使用者

    睡虎地秦简

    隶书

    法律文书、语书、日书

    基层官吏普通百姓

    关沮秦简

    隶书

    历谱、日书、药方

    A、提高行政效率 B、创新书写方式 C、规范基层治理 D、扩大疆域范围
  • 13、甲骨文中已发现商朝有施肥的记载,考古资料中也发现不少储藏粮食的大型窖穴,卜辞中还有仓廪的廪字。这反映了商朝时期(       )
    A、农业技术发展 B、文化成就突出 C、政治秩序稳定 D、社会矛盾缓和
  • 14、新石器时代的苏羊遗址,内部修建大型人工环壕,居住区和墓葬区分别位于环壕内外两侧。据此可知,苏羊聚落内部(       )
    A、阶级分化明显 B、社会分工明确 C、经济生活便利 D、布局规划清晰
  • 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在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刻,党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对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了革命胜利和国家富强。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结合表格中材料反映的重要会议,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这一核心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时间

    会议

    1927年8月

    八七会议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45年4至6月

    中共七大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6、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构建蕴含着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

    材料一   中国代的政治制度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二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历史影响。

    【近代西方的顺势而为】

    材料三   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

    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改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国革命原因的不同之处。概括这两场革命对两国的共同影响。

  • 17、新华社报道:“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因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深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限’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了更多障碍。”据此可知(     )
    A、国际社会已建立起经济新秩序 B、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安全 C、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和阻碍 D、政治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 18、下图所示板书设计的空框处应填入(     )

    A、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工人协会创建 D、巴黎公社伟大实践
  • 19、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全球联系 B、加速欧洲资本积累 C、推动先进技术传播 D、导致美洲长期落后
  • 20、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品。这些作品都(     )
    A、宣扬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宣扬了理性主义 C、表达了对物质的追求 D、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