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采取“水旱兼济”的农耕策略……积极兴修水利工程,江南农业取得很大进步。可见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
    A、政府重视农业 B、自然环境优越 C、人民辛勤劳动 D、北方人口南迁
  • 2、“秦朝统一之前,列国马车车轨不一,道路宽窄有别,交通极为不便。”材料描述的是秦朝实行“车同轨”的(     )
    A、条件 B、过程 C、影响 D、背景
  • 3、南宁顶蛳山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骸及动物化石证明,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壮族先民已开始在邕江河畔定居。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文献典籍 D、想象推理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   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同样有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请说出其名称。
    (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历史小论文,请自拟论点作为标题,通过两件以上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论点清晰、论证合理、语言通畅。
  • 5、

    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美俄两国历史发展示意图,看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各自危机各自解】

    (1)A年,美国与俄国是如何解决本国危机的?

    【一进一出一战终】

    材料   B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是为了结束战争、结束痛苦和灾难,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引发了一场和平期望与民主愿望的骚动,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威尔逊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导致俄国退出一战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美国宣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结束欧洲的痛苦和灾难,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杰出领袖谋发展】

    C阶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美国正在与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做斗争。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应对这场大危机所涌现的领导人是谁,并说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6、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   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1)、材料一中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有什么特点?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3)、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农业不断进步过程中所发明出的铁制农具。
    (4)、基于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
  • 7、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840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世界工厂”),称雄世界两个世纪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1919年巴黎和会

    1919年五四运动

    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

    1945年雅尔塔会议

    回答:

    (1)、指出年表中使各大洲从彼此隔绝走向紧密联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指出中国古代推动丝绸之路的“凿空”历史事件名称。
    (2)、根据年表指出这场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年表简述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
    (4)、根据年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下列哪一项国际关系格局密切相关?(     )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C、两极格局的对抗 D、欧洲列强之间的同盟体系和军备竞赛
  • 9、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比较,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两者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法国大革命更注重社会平等 B、两者都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最终目标 C、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法国大革命是为了争取殖民地独立 D、两者都未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 10、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以工代赈”获得了一举多得之利。“多得之利”应该包括(     )
    A、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秩序 B、协调了劳资关系 C、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D、开创了福利国家先河
  • 11、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洛夫斯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他们种的粮食交完税后还有很多剩余,可以拿到集市上卖,再买些日用品,儿子在德国人承租的工厂做工,有一份还不错的工资。上述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
    A、交纳粮食税 B、实行计划经济 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发展商品经济
  • 12、下表内容可以用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英国

    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夺取更多的殖民地

    法国

    雪耻普法战争的失败,恢复昔日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德国

    企图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A、进程 B、结果 C、性质 D、影响
  • 13、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议会改革 B、殖民掠夺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
  • 14、如图是近代某国政权组织形式图。由此判断该国应是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 1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上著名的文献(     )

    ①《人权宣言》 ②《独立宣言》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权利法案》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 16、关于三角贸易,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有(     )
    A、路线: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灾难 D、给美洲带来了大量劳动力
  • 17、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下列哪一项描述最准确?(     )
    A、人文主义强调神权高于一切,主张回归中世纪宗教传统 B、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性思考 C、人文主义反对科学探索,主张完全依赖宗教解释世界 D、人文主义提倡封建制度的复兴,反对资本主义萌芽
  • 18、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严格禁止竞争 C、基本自给自足 D、自耕农为主体
  • 19、有同学收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由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B、帝国的扩张 C、人类文明的起源 D、东西方经济的交流
  • 20、公元前21—前18世纪,两河流域先后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埃什鲁那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     )
    A、说明法制建设基本完备 B、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增强 C、缓和了社会尖锐的矛盾 D、表明惩罚力度的加大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