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素养评估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素养评估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
1、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出的新的时代特点不包括( )A、是中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 B、利用宗教形式来组织发动群众特点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D、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2、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下表中民族英雄林则徐对应的①处应填( )
民族英雄
林则徐
陈化成
邓世昌
关天培
事件
①
吴淞抗英
血战黄海
浴血虎门
A、抗击倭寇 B、虎门销烟 C、三元里抗英 D、抗击洋枪队 -
3、秦汉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一位教师讲授秦朝历史时的板书设计。
材料二 这一措施既不用火烧,又不用活埋,却比活埋、火烧厉害十倍。他不像秦始皇那样,盲目地毁灭文化,而是利用权力把对专制统治者有利的文化抬举到一尊的地位,把于其不利的文化指为邪说而皆绝其道。这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
材料三 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参”通“叁”诛夷三族);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肋、镬亨(同“烹”)之刑。至于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亲自断案)……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班固《汉书·刑法志》
材料四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她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该板书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制度中的哪一举措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出秦始皇“火烧”“活埋”与汉武帝“皆绝其道”“抬举到一尊”的措施指的是什么?两者有何共同目的?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又有哪些新创新措施?(3)、根据材料三,分析秦朝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现象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
4、中医学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均出自中原,其中河南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这反映出古代中原地区( )A、汇聚中西医学 B、自然条件优越 C、文化渊源深厚 D、瘟疫灾害频发
-
5、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 使用不便。后来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很大改进和提高的是( )A、张骞 B、班超 C、蔡伦 D、华佗
-
6、“丝绸之路经济地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以下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需要修改的是( )A、苜蓿、蚕豆、石榴等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B、西汉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C、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大动脉 D、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
-
7、河南居九州之腹,中天而立,有“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之说,是建都立业的福地。从夏算起,先后共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几度形成了政治文明的巅峰与辉煌。下列地区作为都城与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安阳―夏朝 B、郑州―西周 C、开封—南宋 D、洛阳—东汉
-
8、战国时期发生的典故有( )
①负荆请罪 ②问鼎中原 ③卧薪尝胆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9、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农业技术发展演变 B、社会生活物资丰富 C、手工业产品的升级 D、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
10、2022年10月1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尊来自三星堆最新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首次与观众见面,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
11、鹰城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通俗名称。西周在殷商应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重新封侯,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市因此又称“鹰城”。由此可知,“鹰城”的名称源于(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12、关于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以下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A、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 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D、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 100
1 740
2 400
4 940
8 000
11 000
材料三 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
14、为探究美国独立的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你一起参与解决问题。
【主题一:自由在呼唤】
材料一 反映独立战争前夕英国与北美殖民地关系的漫画《宰杀下金蛋的鹅》
材料二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托马斯·潘恩
【主题二:利剑已出鞘】
材料三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她屹立于美国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左手握着的文件中有如下内容:“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主题三:历史在回响】
材料四 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华盛顿
(1)、请你根据材料一中漫画的名称推测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材料二中“挑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自由女神左手中的文件是什么?它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
15、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先驱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这部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3)、在材料三体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
1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l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
17、11世纪以后,西欧农奴想要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A、逃跑 B、购买劳役豁免权 C、缴纳迁徙税 D、购买领主的土地
-
18、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B、
C、
D、
-
19、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05年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 年
辛亥革命
1912年2月
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4月
孙中山解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9年5月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开幕
请阅读上表,选择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0、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 (1881年1月10日)
材料二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摘编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后期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主张产生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维新派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简析此类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