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精彩课堂(阶段测试)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1、中世纪西欧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是“自由七艺”,其中文法、修辞、逻辑组成“三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四学科组成“四艺”。这些课程的设置( )A、完全依据了基督教会的要求 B、体现大学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C、说明大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D、一定程度反映经济社会需求
-
2、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A、欧洲封建制度 B、欧洲庄园 C、欧洲城市 D、欧洲大学
-
3、生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基督教应运而生。下列与基督教传播有关的史实有( )
①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②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③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使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
④查理统治时期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有了成文法典判定惩罚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B、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 C、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实质是维护奴隶主专制
-
5、古代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材料表明,“公民”的本质含义为( )A、公民是城邦主人 B、公民从属于城邦 C、城邦包含了公民 D、公民是城邦的人
-
6、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 )A、奴隶制度 B、种姓制度 C、元首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
7、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最辉煌的时期。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史料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荷马史诗》 D、《古兰经》
-
8、“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定期泛滥,人们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精确记录和计算,最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属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的是( )A、系统的成文法典 B、“众生平等”的佛教 C、神秘的金字塔 D、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
9、宗教在早期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诞生了①(宗教名称),他的创始人是②。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③地区,犹太人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这一宗教后来被称为④(宗教名称)。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⑤(人物)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⑥。(宗教名称)
-
10、“雅典的一切公职对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外),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思想。”这段话说明( )A、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比较发达 B、雅典文明热衷于殖民主义扩张 C、雅典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D、雅典城邦商业发达
-
11、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A、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B、封建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
-
12、阿拉伯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传入欧洲。这表明阿拉伯人( )A、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C、传播了欧洲科技文明的成果 D、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
13、雅典人相信,只要给予充分参与的机会,普通民众和社会精英一样拥有政治智慧,在伯里克利时期,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的。为鼓励贫穷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伯里克利时期采取的措施是( )A、主席团轮流执政 B、召开公民大会 C、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 D、建立津贴制度
-
14、下列哪一个古代国家的版图奠定了现代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A、巴比伦王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查理曼帝国
-
15、罗马共和国一度称霸地中海。下列哪一事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A、布匿战争 B、斯巴达克起义 C、凯撒被谋杀 D、亚历山大东征
-
16、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B、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 C、商业贸易发达 D、公民和非公民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
17、公元前4世纪,在希腊北部崛起了一个军事强国。这个国家是( )A、埃及 B、雅典 C、罗马 D、马其顿
-
18、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符号,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古老文字,它应该是(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
19、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五四爱国运动”开展专题学习。
材料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1)、结合上图和“材料”,谈谈你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2)、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20、
中国近代历史是伴随着血与火、侵略与反侵略进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被什么事件打破的?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的“新鲜空气”指的是西方思想文化。“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 当我们走进行宫的时候,火声“啪啪”地响着,很使人震惊,并且穿过重重的烟雾,太阳照耀中天,使一些花草树木,都带了一种憔悴的病色,殷红的火焰,映在放火的军人们的面庞上,使他们看起来仿佛恶魔一样,虽是毁坏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的,觉得很是光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