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精彩课堂(阶段测试)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1、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央,其基座四周刻有十幅巨型浮雕,概括地表现了近代百年中不懈斗争的历史。观察下面四幅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完成相关问题。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虎门销烟
武昌起义
(1)、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列四幅浮雕。(2)、结合这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起,上海地区出现租界,行政范围已不隶属上海地方政府,后中英双方根据《A》《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宣布上海开埠,并规定上海县城北面洋泾浜以北、李家厂以南、黄浦江以西的地区划为英租界……
(1)材料一中的A处条约名称是什么?道光二十三年,中国的司法主权是怎样被英国破坏的?
材料二
(2)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上图的两处企业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件重大事件的产物?以此事件开始及之后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3)在上海,无产阶级在哪一运动中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力量?这一运动和图例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请你任选角度,谈谈有何启示?
-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年代尺
(1)材料一中的年代尺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沉沦,观察年代尺中的内容示例,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2)哪一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结合所学,为什么说这一条约使近代中国沉沦“谷底”?材料二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924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的挽联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未竟之功”?(4)在近代中国沉沦、反抗、探索、斗争中,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多或平凡或伟大的人,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民族之魂。请你结合所学指出这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4、20世纪初期,一位历史人物因为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发表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新文化运动中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D、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D、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6、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革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改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重大转变
-
7、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段话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时代特点是( )A、革命性 B、广泛性 C、进步性 D、启蒙性
-
8、著名学者郭齐勇在评述《国史大纲》时说,即使在外患纷乘、国难深重的困境中,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仍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企盼和信心,并以满腔的热忱为之奋斗。在20世纪早期,符合“外患纷乘”引发我国“仁人志士奋斗”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瓜分狂潮,维新变法运动 C、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
-
9、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A、打入别国的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充当警察,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在中国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
10、有人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慢治”的意义是( )A、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 B、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在近代中国掀起思想解放的巨大风暴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11、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地图和图片,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A、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 B、近代化探索的失败 C、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中国艰难抗争
-
12、有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1895年后则变“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此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1895年列强开始获得鸦片贸易特权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13、有人说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不败而败,不胜而胜”;也有人说“这场战争使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却得到提高。”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 )A、西南边疆 B、西北边疆 C、东南边疆 D、东北边疆
-
14、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
-
15、此战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战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说明该战争( )A、使列强攫取了在华设厂的特权 B、使西方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和庞大的“民族产业毛纺织业和高质量印度棉纺织品的竞争中,弱小的棉纺织业只有实行生产技术的变革才能生存……棉纺织业的生产技术和毛麻、丝绸纺织业非常接近,生产这商品有利可图。
——摘编自马克垚在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栓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材料三 《共产党宣言》一经发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848年,德文版本发表;1889年,有英文译本8个,俄文版本12个,德文版本21个,已有20多个文种(文字种类),130多个版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文全译本出版,《共产党宣言》出版了上千种版本,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最早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2)、材料二表明当时工厂出现了哪些问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特点。 -
17、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 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我们合众国人民”),大量移民带着欧洲工业化进程的成果来到了美国。这一宪法的颁布( )A、标志美国独立 B、促进经济发展 C、推动文化交流 D、优化民主法制
-
18、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通过颁布法律文献来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是一些国家的共同做法。以下法律文献中属于美国巩固革命成果的是( )A、《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
19、“从一方面看,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化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是一种文化的新生。”材料中“它”指的是( )A、文艺复兴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
20、下图为1500年至1799年间,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海域贸易的前三名国家的船只数量变化图。根据该图,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荷兰 B、荷兰、英国、西班牙 C、英国、葡萄牙、荷兰 D、葡萄牙、荷兰、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