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重要举措 。右图文物(   )

    A、是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证明 B、见证了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肯定了黑龙江 、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
  • 2、 崇祯皇帝曾在《罪己诏》中痛切指出官员身居官位 ,却只为 自 己谋私利……下级官吏品行不 端 ,勾结无赖作为爪牙欺霸乡里 。据此可知 ,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吴三桂投降清军 B、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C、李自成发动起义 D、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
  • 3、 明朝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而实行一条鞭法 ,  明代商品经 济的活跃和封建谣役经济的衰落则是一条鞭法产生的物质 条件 。此则材料表明(   )
    A、改革的实施者是王安石 B、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改革未能得到群众支持 D、改革使明朝政府摆脱了危机
  • 4、如右图是明朝状元赵秉忠的答卷 ,字迹工整 ,无一涂改 ,上 有万历皇帝批的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 ”,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你认为该答卷可能(   )

    A、标新立异 ,观点独到 B、引经据典 ,包罗万象 C、恪守章句 ,文字对仗 D、想象丰富 ,构思巧妙
  • 5、 明代地方行政单位有府、州、县 。每个县官 , 由中央政府任命 。根据省籍回避制度 ,必须由非本 省出身者担任 。 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 ”(   )
    A、激化了社会矛盾 B、有利于中央集权 C、净化了官场风气 D、推动了地区交流
  • 6、《武经总要》记载了名为“霹雳炮 ”的火器 、其“以火药包裹铁片 ,点燃后投掷 ,声如霹雳 ”。绍兴 三十一年 ,宋军在采石之战中使用此炮重创金军 。这表明(   )
    A、火药配方在宋代已定型 B、冷兵器在战场上完全被取代 C、宋代科技全面领先世界 D、火药武器已经影响战争态势
  • 7、“ 书手”,是指专职于抄写书籍的人员 。唐代是“书手 ”职业最盛行时期 ,而到宋代 ,“书手 ”职业 迅速衰落 ,直至消失 。“书手”职业衰落缘于(   )
    A、科举制度的发达 B、书法艺术的进步 C、造纸技术的改进 D、印刷技术的发展
  • 8、《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 ,薄海内外 ,人迹所及 , 皆置驿传 ,使驿往来 ,如行国中 ”。据此 可知元朝(   )
    A、驿站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促进贸易往来 C、对外贸易遍及全世界 D、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 9、 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 ,负责征收市舶税 。到南宋高宗末年 ,泉州 、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的收入 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 1/5 。该现象得益于(   )
    A、官僚政治的确立 B、海上贸易的兴盛 C、南方经济的繁荣 D、土地兼并的加剧
  • 10、 如下表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 ,南方地区城市占全国城市数量的比例 。这反映出(   )

    时期

    2 年(西汉)

    280 年(西晋)

    742 年(唐代)

    1102 年(北宋)

    1460 年(明代)

    比例

    26%

    48%

    59%

    57%

    63%

    A、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B、乡镇地区形成了草市 C、古代人口数量的增加 D、明清政治中心的转移
  • 11、 当今社会广为流传岳飞后背刺的字是“精忠报国 ”,但《宋史.岳飞传》载:“初命何铸鞠(审问) 之 ,飞裂裳以背示铸 ,有‘尽忠报国 , 四大字 ,深入肤里”。这表明(   )
    A、史书是了解历史的唯一依据 B、民间流传的说法更可信 C、文字史料都能真实反映历史 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态度
  • 12、 靖康之变后 ,宋王室失去淮河以北的土地 ,赵构定都临安 ,不思收复北方土地 ,与金耻辱议和 , 仅保有江南一隅 。材料反映了(   )
    A、北宋灭亡的背景 B、宋金议和的影响 C、女真崛起的原因 D、南宋偏安的表现
  • 13、 澶渊之盟后 ,宋真宗立即下令更改河北沿边有“戎 ”“虏 ”字样的地名 ,改威虏军曰广信 ,静戎曰 安肃 ,破虏曰信安 ,平戎曰保定……宋真宗这一做法意在(   )
    A、消除民族隔阂 B、解决利益分歧 C、缓和民族矛盾 D、扭转战争局势
  • 14、 苏辙对王安石的募役法这样评价:繁重的谣役对于百姓来说如同战火带来的危害 ,它创立之 后再也没有这样的隐患了 。据此可知 ,苏辙认为募役法的实施(   )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促进了经济发展
  • 15、“钟摆理论”是指钟摆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在复习中国古代 史时 ,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如下右图 。钟摆在 10 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   )

    A、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 B、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C、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
  • 16、下图选自《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于 758 年为悼念在抗击叛军中阵亡  的侄儿颜季明所作 ,既抒发了骨肉俱丧的锥心之痛 ,还彰显了颜氏家族的忠烈气节 。其结字、行文 、布局自然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其获此美誉的原因在于(   )

    A、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 B、是研究唐代楷书的重要作品 C、艺术审美与精神价值相统一 D、唐代书法风格符合大众审美
  • 17、 唐朝的历法被回纶人所采用 ,建筑风格也被回纶人所模仿。同时 , 回纶衣冠纹饰绮丽 , 回纶马矮 小便于骑乘 ,很受唐朝社会上层女子的喜爱 。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加强 B、手工技艺发达 C、文学艺术繁荣 D、中外交往频繁
  • 18、 长庆会盟碑碑文写道:“贞观十年 ,初通和好 ,远降文成公主入蕃 , 已后景龙二年 ,重为婚媾(婚 姻) ,金城公主因兹降蕃 … … ”。这体现了唐朝(   )
    A、文化开放包容 B、经济繁荣昌盛 C、百姓生活富足 D、唐蕃关系友好
  • 19、《新唐书.兵志》记载“一些骄兵悍将因战功从军队中崛起 ,被授予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 ,权势 不断扩大……一些强势藩镇常与中央对抗”。材料评述的是(   )
    A、安史之乱的影响 B、黄巢起义的后果 C、五代十国的更迭 D、北宋建立的背景
  • 20、《耒耜经》中介绍某农具可以调节耕地深浅 ,控制田垄宽窄 , 掌控耕地方向 ,操作便利 。该农具的出现(   )

    A、标志着铁犁牛耕的产生 B、极大地提高了耕地效率 C、推动了宋代科技的发展 D、有利于灌溉技术的进步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