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西周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产生.发展.鼎盛的时期,这期间,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国家的过渡。在政治制度上产生了一系列创新之举,或影响权力传承,或影响国家内外的巩固,总之确立了早期国家该有的形态,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战国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上的“创新之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并指出变法的思想来源?
    (4)、指出材料一、二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源?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获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9年4月3日,马英九等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摘编自百度《祭奠黄帝陵悠悠中华情》

    (1)、材料一中的“轩辕”是谁?他与炎帝一起获得了中华民族的什么尊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3)、台湾人民为什么要祭奠黄帝?请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 3、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
    A、年代最早 B、造字成熟 C、内容丰富 D、影响深远
  • 4、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其变法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措施是(       )
    A、奖励军功 B、严明法度 C、奖励耕织 D、确立县制
  • 5、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的(     )
    A、原因 B、过程 C、影响 D、性质
  • 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建立在(     )
    A、公元前20世纪后期 B、公元前20世纪前期 C、公元前21世纪后期 D、公元前21世纪前期
  • 7、如果我们把“黄河流域、种植粟和蔬菜、住半地穴式房屋、原始农耕文化”等要素结合在一起,那么可以判断出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良渚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8、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
  • 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接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描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钢,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 10、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表达其现实主张的重要策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

    评述

    文献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民族的大联合(三)》1919年8月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材料二   下表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是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是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请朝皇帝。但它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这两篇文章的时代背景。
    (2)、请针对材料二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正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
  • 11、【不忘国耻,英勇抗争】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   在获得“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等有利条件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令英国资产阶级感到不满。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这场战争”中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它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二所述局面,英国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这一遗址的名称是什么?造成材料三遗址这一惨痛历史事件的侵略者是谁?
    (4)、近代中国百年耻辱是我们永远的痛!今天,我们强大起来了,但我们仍要铭记历史,牢记教训。从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中国惨痛的经历中,我们能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 12、北京大学一学子在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被捕学生的爱国情怀。据此猜测,该学生参与了(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红军长征 D、一二•九运动
  • 13、小晗的爷爷今年恰好九十大寿,即1932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结束后,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晗:你知道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吗?小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民国二十一年 B、民国二十二年 C、民国二十三年 D、民国二十四年
  • 14、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反映出这次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反封建斗争
  • 15、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历时三年取得重大成果,确认在当年大东沟海战战场发现的沉船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下考古发掘信息中,可作为判断该沉船就是当年“致远”舰的最直接证据是
    A、长60多米、宽9—10米的舰体残骸 B、舰体上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 C、舰体上的多处火烧及爆炸痕迹 D、抛撒在舰体周边的钢板、木板、锅炉残片
  • 16、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得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17、“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 18、孙中山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写道:“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这句话点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没有制定纲领来领导革命 C、没有发动农民积极参加革命 D、没有取得英法等国家的援助
  • 19、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     )

    时间

    具体内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1860年10月6日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7日

    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8日

    英军一意孤行,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咸丰帝的逃跑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D、圆明园的浩劫
  • 20、《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247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