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精彩课堂(阶段测试)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1、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今天的中医一直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总结出这一方法的是:( )A、黄帝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
2、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材料说明甲骨文( )A、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有助于了解当时政治 C、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我国文字可考从商朝开始
-
3、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
司母戊鼎
河南安阳出土
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出土
三星堆戴面罩青铜人像四川广汉出土
何尊
陕西宝鸡出土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4、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论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两段材料反映了儒家的共同思想是( )A、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C、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D、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
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出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景象,是因为修建了( )A、白渠 B、六辅渠 C、灵渠 D、都江堰
-
6、思维导图能够将信息和想法整理得更加清晰、有条理,使复杂的信息和概念更容易被记住,从而提高历史的学习效率。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动荡的春秋时期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早期国家的产生
-
7、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昏聩 B、“国人暴动”的推翻 C、诸侯争霸内乱,战争不断 D、“牧野之战”的失败
-
8、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洛邑
-
9、下图中,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居民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建造了不同房屋的主要因素是(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A、自然环境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 -
10、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这表明我国是( )A、最早种植农作物的国家 B、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C、农作物品种最多的国家 D、采集活动最广的地区
-
1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起源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2、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远古人类遗迹遍布南北各地。迄今已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和相应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有数十处之多。其中特别重要的发现有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人、安徽和县人、湖北郧县人、郧西人等。以上材料表明( )A、中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远古人类遗迹 B、北京人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最重要的资料 C、中国境内现存古人类遗迹主要分布在云南 D、中国能为研究远古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料
-
13、国家制度的确立不能照搬现成模式,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正确抉择的国家,才能赢得历史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美国独立后,中央权力极小,没有权力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各自为政,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这些情况使美国的有识之士感到忧虑,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制定宪法。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使这个新生国家免于夭折。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立宪派斗士安托万·巴纳夫写成颂扬法国革命的《法国革命引论》,他认为,大革命是社会矛盾积聚与启蒙思想深入人心之后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一大批学者成为大革命的坚定捍卫者,法国政府亦于1889年成功举行了纪念大革命100周年的庆祝活动。
——摘自陈文海《法国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依据材料新制度营造出什么样的环境?(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制定宪法的背景。制定了什么宪法?宪法依据什么原则采取措施解决危机。(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据材料反映人们对法国大革命持怎样的态度?(4)、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世纪时,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四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共十九大报告
(1)从材料一中概括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2)材料二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的“革命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机器的发明?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传播的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轮船主要使用什么能源和动力机?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建设生态文明”。
-
15、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表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但丁
伏尔泰
材料二:(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三: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1)、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2)、材料二中,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这句话?(3)、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推动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6、在总结一次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你认为列宁总结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 C、宪章运动 D、十月革命
-
17、“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领域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成果。”英国利用蒸汽机取得的成果是( )A、
B、
C、
D、
-
18、下列历史人物,有可能坐火车出行的有( )
①马克思(1818—1883)②华盛顿③罗伯斯庇尔
④贝多芬(1770—1827)⑤斯蒂芬森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
19、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的高压政策 B、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北美人民的反抗 D、《独立宣言》的发表
-
20、下列几幅图片揭示的历史发展线索是A、欧洲的思想解放 B、欧洲的革命运动 C、欧洲的社会转型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