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是实验室制备 CO2 , 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关闭活塞M 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若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 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 , 装置E中盛装溶液,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分;当观察到 , 说明F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只需选用的装置是(A、D、E、F、G中选填合适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双选)如图所示分别是一种气体制取、干燥、收集的装置图,该气体可能是( ).A、O2 B、H2 C、CO2 D、NH3
-
3、下图是收集某干燥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的实验装置推测出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
选 项
A
B
C
D
密度(与空气比较)
大于
大于
小于
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极易溶
极易溶
难溶
A、A B、B C、C D、D -
4、取10g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了2g二氧化碳C.生成了5.6g氧化钙 B、剩余固体质量为5gD.剩余碳酸钙的质量为8g
-
5、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图中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
B、
C、
D、
-
6、实验室制取CO2 , 在集气瓶中仅收到很少的CO2(甚至收不到),其原因肯定不是( ).A、装置漏气 B、长颈漏斗下端未插入液面以下 C、使用稀硫酸 D、使用稀盐酸
-
7、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 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
8、图中,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装置①:高锰酸钾制氧气 B、装置②:由 b 进气口收集O2 或CO2气体 C、装置③: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 D、装置④:干燥、收集 HCl气体
-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
-
10、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 , 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 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
①;②.
-
11、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锌粉,某学生为了进行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实验,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装置中,乙内放有黑色粉末a,丙内放有黑色粉末b,a和b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实验后,发现丁装置内的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丙装置内黑色粉末变红,由此回答:
(1)、如图2,A是气体干燥器,B中的饱和 NaHCO3溶液是用来吸收甲中逸出的氯化氢酸雾.把A、B这两个装置正确地选入图1的1、2中,A、B两装置上的四个接口(A1、A2、B1、B2)的正确顺序是:甲→→→→→乙.(2)、样品中是否含有锌粉?简述理由.(3)、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黑色粉末的化学式为.(4)、为了检验从装置丁出来的一种气体的性质,图1中位置3上应选用装置(从C、D、E中选出,用代号填入),这种被检验性质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
12、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用较浓的盐酸跟足量的碳酸钠固体反应,并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将生成的气体用少量水洗后再通入新制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但很快又变澄清,浑浊现象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13、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1)、若补充仪器和(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 , 压强变 , 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时,说明装置不漏气.(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
①请连接 A、B,并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4、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 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质量.(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
15、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 CO2.(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 CO2 , 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 CO2相当于棵树吸收的 CO2.
-
16、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12
2.08
2.04
2.04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加热 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填“是”或“否”).(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4)、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
17、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图中试剂瓶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
生成氧气的质量=17g×5%××
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 B、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制取的氧气质量. -
18、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 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 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 +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2)、反应完成后,将溶液蒸发冷却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 -
19、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 270℃时分解:现取 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计算容器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0、金属锌既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置放于盛有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等质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
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多 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多 C、与两种酸反应产生的一样多 D、不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