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煤气做燃料 B、氧气用于气割 C、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 D、过氧化氢用于制取氧气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
蜡烛自上而下熄灭
C、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乙烧杯中溶液变红
3. 某气体难溶于水,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中任何一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选用的收集方法有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4.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B、装置Ⅱ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C、装置Ⅰ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说明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D、该装置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5. 下列是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验满、性质、收集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验满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从a进气收集氧气
A、A B、B C、C D、D6. 实验室制取 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7.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A、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口放在集气瓶口处 B、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向上放置 C、锥形瓶内的导管口应刚刚露出橡皮塞,不能伸入太长 D、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下8. 实验有三瓶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但是标签被腐蚀,只用( )就可以区分出这三种物质。A、带火星的木条 B、澄清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 D、闻气味9. 实验室制取某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必须考虑的是(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10.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B
实验室鉴别食盐水和白糖水
尝味道
C
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
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D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是否复燃
A、A B、B C、C D、D11.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臭氧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臭氧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B、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少量的水并迅速盖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了,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因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13.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观察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
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14.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于身体健康15.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将饮水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充满呼出的气体;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桌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二、非选择题
-
16.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1)、金刚石、石墨均由构成,但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石墨却很软,原因是不同。(2)、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成固体后,体积变小,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间有。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放置在空气中的干冰很快变少,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17.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1)、在反应Cu2(OH)2CO32X+H2O+CO2↑中。X的化学式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2)、氧化铜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4)、一定质量的某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后共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该碳氢化合物中含有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比)。18. 根据如图所示“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 , 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性。(2)、图2中,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空气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继续燃烧,过一会儿才逐渐熄灭。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填“大于”或“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图3装置可于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气时,应打开弹簧夹 (选填“A”或“B”,下同)关闭弹簧夹;吸气时,调整弹簧夹A和B。分别连续进行数次吸气、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若观察到 , 则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19. 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题
(1)、写出图1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装置还需做的改进 ,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3)、制得的氧气用来做硫燃烧的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 其中水的作用是。(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5)、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选填“①”、“②”)端进入。20. 物质的制取: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用化学方法获取物质。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2)、现有下列 6 种物质,其中一定不能作为唯一原料制取氧气的是(填序号) ,因为 ;也不能采取加热分解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因为二氧化锰在加热时不能分解产生氧气。①水(H2O)②二氧化锰(MnO2)③氯酸钾(KClO3)④高锰酸钾(KMnO4)⑤甲烷(CH4)⑥过氧化氢(H2O2)
由此可见在选择反应物时,除了要考虑所选物质的 , 还要考虑该物质的 。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以水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填字母)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填字母)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5)、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有臭味的气体硫化氢(H2S),硫化氢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主要成分 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同时生成能溶于水的硫酸亚铁。a.写出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b.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理由是 , 收集纯净的氧气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c.若用下图装置收集硫化氢,进气口应为端(选填“m”或“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