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一副三角尺按图所示的位置摆放,∠C=30°,∠F=45°,若两条斜边 DF∥AC,则∠1= (   )

    A、75° B、70° C、65° D、60°
  • 2、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其中AB∥DE,则∠CDF 的度数为 (   )

    A、75° B、105° C、120° D、135°
  • 3、 如 图,点 D,E 分别在△ABC 的边 AB,AC上,且DE∥BC,点 F 在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若∠ADE=28°,∠ACF=118°,则∠A=°

  • 4、 小明将一块三角尺摆放在直尺上,如图.若∠1=55°,则∠2的度数为(   )

    A、25° B、35° C、45° D、55°
  • 5、

    定义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判定

    (1)基本事实:同位角㉒ ,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㉓ ,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㉔ , 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㉕

    (5)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㉖

    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㉗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㉘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㉙

    (4)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垂线段)相等

  • 6、 如图,设 P 是直线 l外一点,PQ⊥l,垂足为点 Q,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T,则(    )

    A、PT≥2PQ B、PT≤2PQ C、PT≥PQ D、PT≤PQ
  • 7、 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OE⊥OC.若∠AOC=58°,则∠EOB 的大小为 (   )

    A、29° B、32° C、45° D、58°
  • 8、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⑱

    垂线的性质

    基本事实: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⑲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的性质

    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⑳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㉑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9、 把 15°30'化成度的形式: 1530'= °
  • 10、 如图4,点 O在直线 AB 上,OC⊥OD.若∠AOC=120°,则∠BOD 的大小为 (   )

    A、30° B、40° C、50° D、60°
  • 11、 如图,2 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为 (   )

    A、20° B、40° C、60° D、80°
  • 12、

    定义

    OC是∠AOB 的平分线⇔∠AOC=∠BOC=12;∠AOB=2=2

    ∠1与∠2互余⇔∠1+∠2=

    ∠1与∠2互补⇔∠1+∠2=

    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换算

    1°=60',1'=",1'=°,1"='

    分类

    角按照大小可以分为:、钝角、平角、周角

  • 13、 如图,已知线段 AB=10 cm,C 是线段AB 上一点,AC=4 cm.若M 是AC 的中点,则线段 BM 的长是 (   )

    A、6 cm B、8cm C、9 cm D、12 cm
  • 14、

    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①条直线

    两点之间②最短

    相关定义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AC= BC=12;AB=2④=2⑤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A(1,4),B(6,4).若抛物线 y=ax2-4ax与线段 AB 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

  • 16、画出下列函数的大致图象,并指出其图象的特征.

    (1)、y=mx2-2x+1;
    (2)、y=mx2-2mx-3m.
  • 17、 已知二次函数 y=x2-m-1x-m(m为常数且m≥1)的图象恒过定点 A,则定点 A 的坐标为.
  • 18、 无论m取何值,函数y= mx--(4m-3)的图象过定点.
  • 19、试说明:抛物线 y=3-kx2+k-2x+2k-1k3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 20、二次函数 y=ax2+a+cx+c的图象必过定点.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