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由8根火柴棒搭成1个正方形(如图),你能移动火柴棒(不减少火柴棒总数),使得新图形的面积为这个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吗?
-
2、如图,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若将它们的某条边重合,能拼成几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 试一试,画出拼成的图形.
-
3、有一种“抢”的游戏,规则是:甲先说“”或“ , ”,当甲先说“”时,乙接着说“”或“ , ”;当甲先说“ , ”时,乙接着说“”或“ , ”,然后甲再接着按次序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个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 , 谁就获胜.那么采取适当策略,其结果是胜.(填“甲”或“乙”)
-
4、将一根绳子两端分别涂上红色和白色,再在中间随意画3个圆点,涂上白色或红色,然后在这三个圆点处把绳子剪断,这样所得到的各小段两端都有颜色,则两端颜色不同的小段数目一定是(填奇数或偶数).
-
5、小敏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煮面条吃.有下面几道工序:①洗锅盛水;②洗菜;③准备面条及佐料;④用锅把水烧开;⑤用烧开的水煮面条和菜要 . 以上各道工序,除④外,一次只能进行一道工序.小敏要将面条煮好,最少需要 .
-
6、春秋时代,人们用算筹摆放图形,
来表示1、2、3、4、5、6、7,你认为他们会用图来表示“8”,用图来表示“9”.
-
7、晓明从甲地到乙地用了2.3小时,他早上8:00出发,到达时间是 点 分.
-
8、如图,在一块木板上钉上九颗钉子,每行和每列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以钉子为顶点拉上橡皮筋可以组成正方形,这样做组成的正方形的个数是( )A、5个 B、6个 C、4个 D、7个
-
9、时间一去不复返,孩子们,转眼间,我们已经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大约2000( )A、时 B、日 C、月 D、年
-
10、小琳买了一双鞋号为“35”的鞋,但她不知道“35”的意义,你认为鞋马为“35”表示的意义是( )A、鞋的宽度 B、鞋的高度 C、鞋的厚度 D、鞋的长度
-
11、阅读下列材料:
将分解因式,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解答:
解:步骤:①竖分二次项与常数项: , .
②交叉相乘,验中项: .
③横向写出两因式: .
我们将这种用十字交叉相乘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
试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
(1)、;(2)、;(3)、 . -
12、一次随堂练习,珍珍做了如下四道因式分解题:
①;
②;
③;
④ .
(1)、珍珍做错的或不完整的题目是(填序号);(2)、请写出(1)题中标记做错或不完整题目的正确解题过程. -
13、先阅读材料,再回答问题:
分解因式: .
解:将“”看成整体,令 , 则原式 , 再将还原,得到:原式 .
上述解题过程中用到了“整体思想”,它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思想.请你用整体思想解决下列问题:
(1)、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3)、若为正整数,则的值为某一个正整数的平方.请说明理由. -
14、如图,四边形与四边形都是正方形,设 , .(1)、写出的长度(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2)、观察图形,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获得相应的一个因式分解公式吗?请将这个公式写出来;(3)、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比正方形的边长多 , 它们的面积相差 . 试利用(2)中的公式,求a、b的值.
-
15、若多项式(其中 , 且为整数)能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则的值可能有几种.
-
16、请利用拆项法分解因式完成下列题目:(1)、;(2)、 .
-
17、分解因式:(1)、;(2)、 .
-
18、计算:(1)、;(2)、因式分解 .
-
19、如图,将三个边长分别为a , b的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已知大长方形的周长为12,面积为7.则代数式的值是 .
-
20、因式分解:(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