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外阅读。

    奶奶的粽子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可以来自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充完整下列表格。

    本文围绕线索“粽子”,依次写了奶奶做了哪些事情呢?

    第一件事

    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煮粽子的漫长

    第四件事

    我睡醒后吃粽子

    第五件事

    (2)、短文划横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达了她 , “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
    (3)、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你的理解是(   )
    A、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B、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 C、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4)、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
    (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几句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 2、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岛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白鹭的嗜好是____。
    A、站着钓鱼 B、立于树顶 C、悠然望哨 D、空中低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热爱不寻常之美的思想感情。 B、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C、作者写“歌未免太铿锵了”,是说歌声太响亮了,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D、第五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 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习题。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购买食品时首要选择

    常喝饮品类型

    调查项目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4%

    30%

    40%

    6%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 , 今后应该注意的是

  • 4、 回忆学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内容。
    (1)、班里的王明平时不爱学习,我想用陶渊明的名句来劝他: ,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2)、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临终前的牵挂:“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呼号:“我劝天公重抖擞,。”
    (3)、我们从“莫等闲,。”知道在年少时不要虚度光阴,别等到白头发的时候就悔恨了。还从“ , 不弃功于寸阴。”得知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不要因为少花时间而功亏一篑。
  • 5、仿照样例,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得意扬扬:

  • 6、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语句的主要意思。
    (1)、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 7、根据语境理解下面词句的意思,按要求写出你的想法。
    (1)、A.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 B.我们班在竞赛中收获了喜人的果实。

    A句中的“果实”是指 , B句中的“果实”是指

    (2)、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把花生和作比较,突出落花生的特点。

    (3)、按照要求完成作答。

    小东提出以下班级公约:

    ①课间不能在教室中打闹。
    ②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③不能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主动捡起来。
    ④午休时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文。

    同学们说公约里面的第条是“霸王条款”,可以这样修改: , 第条和第条都是关于学习方面的,对于这方面,我还想提一条公约:

  • 8、先补充完整词语,再将词语按要求分类,将番号写在横线上。
    (1)、

    ①足智多 

    心沥血

    意忘形

    ④处心积 

    ⑤诡多端

    ⑥举闻名

    (2)、褒义词:

    贬义词:

  • 9、下面的经典故事中,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田螺姑娘》 B、《草船借箭》 C、《牛郎织女》 D、《八仙过海》
  • 10、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B、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C、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柏、古松,洞天和云海。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11、下列句子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 B、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C、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D、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 12、下列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珠鸟活泼可爱,美中不足的是它胆子太小了。 B、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他的作品可谓神气十足 C、白鹭站在水中央,不动声色地盯着一条小鱼。 D、春天,公园里百花齐放,到处姹紫嫣红
  •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允诺  忘确 B、适宣  缠绕 C、爱慕  榨油 D、交淡  捡柴
  •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huà)喉(lóng)波(lǎn)恐(huáng) B、酒(niàng)侵(lüè)隔(jiàn)长(shàn) C、璧(sì)镶(qiàn)透(tì)儿(chú) D、坑(xiàn)丘(rén)谢(chóu)老(shuāi)
  • 15、书写展示。把《乞巧》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规范,字体端正,布局合理。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 16、快乐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 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要求: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 字。

  • 17、口语交际。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五年级1班第一小组的同学针对课堂公约(如右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王晓晨发言:“

    李丽莎接着说:“

    陈雨欣说:“

    组长赵思雨总结道:“

    五年级1班课堂公约

    1. 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

    2. 举手发言,不随便插嘴。

    3. 回答问题,声音需响亮。

    4. 合作学习,讨论要积极。

  • 18、仿写仿练。
    (1)、照样子,采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 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壁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 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犹豫不决 不计其数

     

  •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面部构思参考 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脸谱样式,将憨态可掬的熊猫形 象与热情的火焰元素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视角凸显了“火” 这一天府文化中的重要标签,代表火锅美食滚沸的动力, 升腾出令世界嘴馋的麻辣鲜香的“成都味道”。

    【材料二】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自1963年以来,四川共设立46个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 达到1864只,其中四川就有1387只。蓉宝是有原型的,经过全球票选, 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芝麻”,成为成都大运会吉祥物 “蓉宝”的真实形象。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的共同信息。
    (2)、阅读两则材料,判断对错。

    ①吉祥物“蓉宝”的真实形象是“芝麻”。

    ② “蓉宝”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京剧脸谱样式。

    ③蓉宝手持“31”字样火炬代表麻辣鲜香的“成都味道”。

  • 20、课外阅读。

    动物的尾巴

    ①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尾巴,它们的尾巴功能各异。

    ②鸟类的尾巴能掌握飞行的方向。鸟类尾巴上长着丰腴的羽毛,宛如扇子,灵活地转动尾巴即可控制飞行方向。而对于啄木鸟而言,其刚硬而有弹性的尾巴还有支撑身体的作用,在用趾端钩爪抓住树干的同时,能以尾巴作为支点,保持身体稳固。 ·

    ③鱼类的尾巴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推动前行,二是控制方向。鱼尾的摆动给鱼身体周边的水施加了压力,在水的反作用力下获得前行的动力。根据鱼尾摆动和控制方向的原理,古代劳动人民仿造出了船橹和船舵,使得船只可以自由地在水中航行。

    ④少许动物将尾巴当作平衡器。如牛、马、猫、袋鼠等。牛和马的尾巴较长,奔跑时尾巴会竖起,以平衡身体。袋鼠则与牛、马不同,它利用后肢作跳跃式前进,通过控制尾巴的位置来达到身体平衡。猫的尾巴与尾椎骨相连,从高处跳下时尾巴呈笔直状,它通过不断地扭动,使尾巴成一条直线,以此来控制身体的平衡,使得落地时能够四脚同时着地。

    ⑤有些动物的尾巴是它们的武器。鳄鱼在发现河边的猎物后,会快速地扫动尾巴,将猎物击入河中,再用尖牙攻击,即可饱餐一顿。蜜蜂和胡蜂的腹部尾端有螯针,螫针与毒腺相连,在攻击敌人时,它们会用螫针螫人并注射毒液,令敌人中毒。蝎子的尾部藏有一对毒腺,它在行走时会保持尾部翘起状态,遇到猎物和敌害就会用双螫钳住对方,将尾刺刺入并注入毒液。

    ⑥除了少数动物的尾巴已经退化外,绝大多数的动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都将尾巴保留了下来。不同动物的尾巴在外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用途,在它们的生存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有特色!

    (1)、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你了解了哪些内容?请任意写两点内容 在下面的横线上。

    (2)、根据短文内容,按顺序梳理动物尾巴的功能。
    →推动前行→
    (3)、 读到“少许动物将尾巴当作平衡器”,你就应该知道这段话讲的是 ;读到“有些动物的尾巴是它们的武器”,你就应 该知道这段话讲的是; 请你猜测一下狗尾巴的作用是
    (4)、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