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情境高速发展的中国把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语段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1世纪的中国正走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无数像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一样的领军人物,为国家的____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幸运的我们恰逢____,过着____、____的生活,理应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A、丰衣足食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繁荣富强 B、太平盛世 繁荣富强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C、繁荣富强 丰衣足食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D、繁荣富强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
  • 2、新素材 小茶苗助农脱贫安吉县黄杜村党员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吃水不忘挖井人 , 致富不忘党的恩。”下列词语与画横线的部分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望眼欲穿 B、直言不讳 C、坐享其成 D、饮水思源
  •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廉颇和蔺相如不和,还是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B、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C、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 D、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 4、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吸收热量 密切的关系 B、预防疾病 美丽的世界 C、凝成水滴 慈爱的泉水 D、开发矿产 温暖的阳光
  • 5、下列句子中“新鲜”一词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B、超市里,各种新鲜水果摆满了柜台。 C、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 , 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D、奶奶从老家带来的蔬菜真新鲜
  • 6、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冀中平原上的人民足智多谋 , 通过地道战的方式,坚持生产,与敌人斗争。 B、敌人呕心沥血想要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但我方早有准备,成功化险为夷。 C、战争让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D、如今虽然是太平盛世 , 但我们仍需牢记历史,奋发自强,砥砺前行。
  • 7、跨学科“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语文与生活。

    下面是“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的相关资料,请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它。

    资料一:这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坐落于贵州,它主要由天文学家南仁东主持设计建造。该射电望远镜口径为500米,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

    资料二:射电望远镜的航拍图

  • 8、跨学科 煤炭的形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形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褐色的腐殖质,由于地壳的变动被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黑色可燃性矿物。

    请将煤炭的形成过程改写成条目式。

       ②

         ④

  •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所有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都如《太阳》一文的语言一样,力求严谨平实。
    (3)、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如《松鼠》一文通过对松鼠尾巴的细致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松鼠小巧可爱的样子。
  • 10、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太阳》一文开头引用“羿射九日”的传说,为文章增添了趣味性。 B、《松鼠》一文语言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结合。 C、《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鲸。 D、《风向袋的制作》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写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 1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太阳》一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 到处是 , 没有 , 没有 , 自然也不会有人。
    (2)、《松鼠》一文的作者是法国的 , 文章主要从等方面介绍了松鼠,表达了作者之情。
  • 12、实验班原创 思维能力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酸菜的制作方法,请将制作流程补充完整。

    择去青菜的菜根、黄叶。把择好的青菜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锅中加入清水,煮沸,然后将洗好的青菜放入沸水中上下翻动1分钟左右,至半熟捞出。将烫过的青菜过凉水,沥干水分。准备3~5升清水,放入50克面粉搅拌均匀,烧开。将青菜装入坛子,倒入烧开的稀面水,再加入250毫升老酸汤。密封坛口,冬季置于火炉旁,夏季置于阴凉处,24小时后即可开坛食用。

    择菜→→密封

  • 13、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1)、这句话介绍了松鼠的(   )。
    A、活动习惯 B、居住习惯 C、觅食习惯
    (2)、这句话将进行比较,写出了松鼠的特点。
  •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实验班原创语言运用国庆节期间,壮壮一家去了武汉旅游。在旅游期间,壮壮尽情地欣赏了这座城市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江城武汉的独特魅力。

    (1)、请你结合图片信息,将壮壮写的游记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武汉长江大桥,横跨在长江之上,成了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作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它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2)、壮壮还参观了黄鹤楼,请你用下面的说明方法向他简单介绍一下黄鹤楼。

    ①列数字:

    ②打比方:

  • 15、给下列语句选择相应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分类别

    (1)、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
    (2)、从鲸的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4)、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5)、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16、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句子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B、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C、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 D、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 17、选词填空。
    (1)、敏锐   锐利

    ①他的言辞非常 , 经常让人感到尴尬和难堪。

    ②它具有十分的洞察力,可以轻松察觉到细微的变化。

    (2)、密切   亲密

    ①这个问题与我们的工作相关,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②他在战场上负了伤,不得不暂时告别他的战友,回到后方修养。

  • 1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瞧,猴子的动作多么敏捷啊!
    (2)、松鼠的窝既舒适又安全
    (3)、我很怕夏天那烈的阳光。
    (4)、过去的城隍庙街道十分狭窄 , 如今可大变样了!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片沙漠中寸草不生 , 只有烈日和沙尘。 B、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最终流入渤海。 C、她的房间总是干干净净的,每个角落都井井有条,让人感觉很舒适。 D、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 2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强烈”一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A、他们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B、他们的行为遭到了强烈反对。 C、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 D、广大人民强烈要求严惩腐败分子。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