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乐乐忘了填写日记的信息,请你帮乐乐选择正确的格式(    )。
    A、星期二 10 月 10 日 晴 B、10 月 10 日 星期二 晴 C、晴 10 月 10 日 星期二 D、10 月 10 日 晴 星期二
  • 2、乐乐为日记画了一幅秋景图,准备再配上诗句,下面选项合适的是(    )。
    A、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3、秋天到了,乐乐想把湖边红杉林的美景写进日记里,你会推荐哪组词语给她,让她笔下的红杉林更加吸引人(    )。
    A、天高云淡 一叶知秋 五谷丰登 B、秋高气爽 层林尽染 林间飞舞 C、秋风习习 瓜果飘香 严严实实 D、金桂飘香 春华秋实 四通八达
  • 4、研学结束后,乐乐将本次研学的收获写成了日记,请你看看乐乐的日记里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鸟站在树枝上歌唱,那声音真好听。 B、王老师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一个白色的双肩包。 C、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柳树、白桦、月季、梧桐等多种高大的树木。 D、听了老师的表扬,心情特别愉快、高兴。
  • 5、[研学实践站]

    各班同学们陆续到达目的地,他们将自己所带的物品,摆到各班所在的位置。三(2)班四组的同学们带了水杯、饼干、自制画册、面包、摘抄本、饭盒、课外读物、湿巾、垃圾袋。张一鸣同学眨着眼睛说:“快放好东西,别吵,我好像听到了‘吱吱嘎嘎(ɡā)’的声音,是不是书上讲到的鼹鼠在啃(kěn)萝卜?”大家兴奋得直搓手,不敢发出声响,生怕吓到了小鼹鼠。

    (1)、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让我想到了诗句(    )中儿童的动作。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请将三(2)班四组的同学们所带来的物品分类,并写出类别。

             

             

    (3)、【读文赏景】三(2)班四组的任务是寻找身边的美景,并拍下照片。适合这个小组的名字是(    )。
    A、笔走龙蛇组 B、诗话美景组 C、百灵合唱组 D、巧手拍摄组
  • 6、【审阅稿件】投稿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天,秋风习习 , 我忍不住和爸爸一起出去看看秋景。 B、远处的山峦层林尽染,赏心悦目 C、这果然是个春华秋实的好天气啊! D、飘落的黄叶证实了秋天的到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叶知秋吧。
  • 7、【审阅稿件】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漂扬 救命 能够 玩耍 B、严实 栽树 诚市 胳臂 C、摇远 宝贵 脑袋 丰富 D、墙壁 海滨 演奏 或者
  • 8、读【榜样事迹】,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小刚在(jià)期中(bèi)诵了多首古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丽丽是我们班的书香少年,现在你能猜出她的零花钱都用来干(má)了(ma)? C、周末,小明常常回老家帮爷爷(mó)面、打扫羊(juàn)。 D、小华学会养花了,他养的茉莉长了一树的(ɡū)朵儿,有一朵已经绽开笑脸,(pèn)香喷香的。
  • 9、选择俗语完成【校报投稿】,恰当的一项是(    )

    这场足球比赛真是太激烈了,我们班虽然少一人,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以少胜多赢得比赛。正如俗语所说:“____”。

    A、人心齐,泰山移。 B、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C、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D、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10、借助拼音,补全[校园新闻],把字写整洁、规范、端正。                       

    pàn wàng已久的足球赛开始了!全校师生十分jī dòng。拉拉队员chuān dài整齐,时而tiào wǔ , 时而变换队形。现场观众给予他们rè liè的zhǎng shēng

  • 11、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各具特点。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动笔把他(她)写下来吧!

    要求:⑴题目自拟。

    ⑵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⑶努力运用自己积累的词句,正确使用常用标点,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400 字

  • 12、    

    (二)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选文有删改)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 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 ,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面表格。

    人物

    事件

    心理反应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桶旁

    “我”想(           )

    “我”

    (           )

    女儿感到吃惊

    女儿

    (           )

    “我”惭愧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但教育过后,为什么 “ 忽然有些惭愧了”?
    (3)、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主要用了 描写和 描写。从中可以看 出女儿是一个  的人。
    (4)、第⑦自然段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即指文中的 ,也指那些  的人。
    (5)、第⑧自然段中“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一句中的“温暖”指的是 ,“尊严”指的是 。也诠释了短文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真正含义,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 13、    

    (一)徐庶走马荐诸葛(选文有删改)

    ①徐庶(shù),字元直。他化名单福,被任命为军师。他多次策划,助刘备战 胜曹军。曹操得知后,通过谋士程昱得知徐庶身份,设计将徐庶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②徐庶是个孝子,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 , 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yán)席为徐庶送行。

    ③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 一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泪如雨下

    ④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徐庶勒马对刘备说: “ 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 有一位奇士,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 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 接受。

    (1)、请照样子,分别为每个自然段拟一个小标题。

    曹操设计诓徐庶→  → 刘备泪别徐庶→ 

    (2)、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鼎鼎有名:       走马:

    (3)、短文中多次写到徐庶和刘备的“哭”,但背后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联系上下文感受第②自然段徐庶“泪如泉涌”是因为 ;第③自然段刘备“泪如雨下”是因为
    (4)、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 14、 《水浒传》中有108位英雄好汉,请你为宋江制作一份“英雄卡”。

    英雄卡

    姓名:宋江

    别名:

    性格特点:

    与他相关的故事或情节:(1个)

  • 15、 明明是个故宫迷,五一假期,明明的姑姑一家要去故宫旅游,邀请明明做他们的特约讲解员,为他们介绍故宫。明明了解到姑父对故宫的太和殿最感兴趣, 打算重点讲解太和殿,于是上网搜集了如下资料。

    俗称

    殿内图案

    建筑规模

    主要用途

    金銮殿

    以龙为主

    高二十七米左右,面积近两千三百八十平方米。

    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样介绍故宫的太和殿呢?结合搜集的资料,写一写吧!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照样子写一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例: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 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 白天心神不宁, 晚上也无法入睡。

    (2)、体会例句中的表达特点, 再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读下面的例句,然后运用静态描写的手法写出“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

    例: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 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文段。(提示:1个语病,1个错别字,1个标点)

    这个学期,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经点阅读。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一起读了“三国演义”阅读使我们加强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 17、根据所学内容作答。
    (1)、 夏季的乡村是忙碌的。在这农忙时节,小孩也没有闲着,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 兴》写到: , 。”
    (2)、王之涣在《凉州词》中用“ , 。”抒发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3)、翁卷笔下的《乡村四月》让我们看到春天如画一般的美景,令人向往: , 。”
  • 18、在赛后的交流会上,小林 chéng rèn(          )他们组在动作的 shú liàn(          )程度上确实不如第一名。他对队员们说:“ 赛前大家一起chimóu huà cè (          ),比赛中一次 次突破自己,这已经很成功了。” 李老师向他们投去了zàn xi(        )的目光。
  • 19、正所谓“____ ,____ 。”一向铁石心肠的他,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也拿 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横线处应该填(    )。
    A、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B、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C、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D、多行不义      必自毙
  • 20、下列课文与作者对应不符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B、《草船借箭》——罗贯中 C、《青山处处埋忠骨》——年维佳 D、《跳水》——冯骥才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