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己亥杂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   )
    (2)、《小岛》一文的结尾,将军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表达了他对岛上热爱祖国、吃苦耐劳的战士们的敬佩。    (   )
    (3)、《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舞性和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少年的期望。    (   )
    (4)、《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通过描写圆明园所收藏文物的丰富与历史悠久,表明了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再现了它昔日宏伟壮观的面貌。    (   )
  • 2、实验班原创文化自信张明在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中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九秩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

    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____

    A、热血一腔铸长城 B、一腔热血长城铸 C、热血一腔长城铸 D、一腔热血铸长城
  • 3、读下面的句子,下列对句子朗读语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②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A、赞美、喜爱    敬佩、感慨    惋惜、愤怒 B、敬佩、感慨    赞美、喜爱    惋惜、愤怒 C、敬佩、感慨    惋惜、愤怒    赞美、喜爱 D、赞美、喜爱    惋惜、愤怒    敬佩、感慨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根据意思写出《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相应语句。

    一轮红日刚刚升起,万道金光射向大地;黄河水从地下涌出,一泻万里,奔腾浩荡。

    (2)、按要求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将完整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①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②结果在前,原因在后: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学期的努力,使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B、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C、圆明园的名气很大,是一座不见经传的皇家园林。 D、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由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
  •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B、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 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路不拾遗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成为现实。 B、如今的中国国泰民安 , 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C、敌军一听到八路军追上来的消息,吓得兵荒马乱 , 纷纷逃窜。 D、诡计多端的狐狸用卑劣的手段骗走了乌鸦的宝贝。
  • 8、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持之以恒   一意孤行   临危不惧   才高八斗 B、鼠目寸光   臭名远扬   文质彬彬   口是心非 C、博古通今   料事如神   才华横溢   大公无私 D、碌碌无为   丧尽天良   政通人和   虎头蛇尾
  • 9、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

    不拘一

    得意忘

    衣足食

    生灵

    呕心沥

    奇珍

    兴高

    处心积

    (2)、画横线的词语中含有近义词,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3)、上面的词语中,形容千方百计地盘算的词语是“”。上面的词语中,有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的,其中“”是贬义词。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①龚自珍希望朝廷能够地选拔人才。

    ②我们现在过着的生活,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③2024年6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东馆重新向公众开放。收藏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中的使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大饱眼福。

  • 10、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填相应的四字词语。
    (1)、

    来日 

     

     

    (2)、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3)、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4)、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5)、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 1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

    拱:①环绕;②肢体弯曲成弧形;③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④成弧形的建筑物,也指建筑物成弧形的部分。

    (1)、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游船慢慢悠悠地漂荡在水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没声儿地穿过了一座座古老的联拱石桥。
    (3)、小黑猫大概有些困了,拱了拱腰,便趴在窗边睡着了。
  • 1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干将发 , 有作其芒(磨刀石) B、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C、悲不见九州同(但是) D、九州生气风雷(依靠)
  • 13、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①huáng

    ②jiāng

    ③jì

  • 14、看拼音,写词语。
    (1)、

    lún tāi

    xiāo shòu

    yóu lǎn

    xūn táo

    nǎi zhì

    háng zhōu

    gū suàn

    jū shù

    huáng gōng

    bù lǚ

    āi shāng

    qíng jìng

    qiū líng

    táng shī

    jì zǔ

    diàn táng

    qián shuǐ

    sǔn huài

    bān yùn

    yǒu shì wú kǒng

    (2)、爸爸 lǚ xíng了他的诺言,暑假带我到北京旅游。我在故宫里观赏了jīn bì huī huáng的建筑,在长城上感受了长城的hóng wěi气势,在国家 bó wù guǎn中见识了各种珍贵文物。
  • 15、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早上的晨雾还(lǒng lóng)罩着大地,爷爷就提着鸟(lǒng lóng)出去散步了。
    (2)、要想测(liáng liàng)一个物体的重(liáng liàng),可以把它放到天平上称一称。
    (3)、他不仅归(hái huán)了从我这儿借走的那本书,(hái huán)赠送了我一本书。
  • 16、用写出每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自(chì)   擞(sǒu)   鱼(lín)   悠(zāi)

    (2)、透(tī)   打(jué)   辛(hài)   玲(lóng)

    (3)、烟(cuī)   灰(jìn)   波(lán)   子(kuài)

    (4)、领(yù)   水(yǎo)   矛(dùn)   舰(tíng)   

  • 17、看图完成练习。

    (1)、萱萱家在文昌汽车站附近,她准备周六早上6:30前赶到纸箱厂路口,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纸箱厂,了解工厂为保护环境实行的措施。她怎样乘车最合适?
    (2)、明明家在中医院附近,他准备周日上午8:00到第三市场和其他小记者会合,去街头采访市民是如何保护环境的。他乘坐4路车还是6路车最节省时间?请说明理由。
  • 18、传统文化知识填空。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以“五“为“全数“,对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以“五“来划分。如,“五行“:、木、水、火、;“五彩“:黄、、白、黑。除了“五谷““五音“之外,我还知道“五““五“。

  • 19、一家酒楼开展对联有奖征集活动,凡被选中者用餐优惠。酒楼在廊柱上贴出上联“劝君更饮一壶酒“,素有“小李白“之称的果果立即想起老师教过的“对仗“,于是她想起以下四句诗,你认为聪明的她会选择(   )句,因为这句诗从对仗角度来讲最合适。
    A、西出阳关无故人 B、南朝四百八十寺 C、九曲黄河万里沙 D、与尔同销万古愁
  •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谷“泛指粮食,古人解释为世界万物的起源。 B、《青山不老》一文中,“青山不老“是全篇的文眼,既深化了主题,又让原本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 C、倡议书写好后,要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D、《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无法移居“三个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