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小学联考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小学联考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城中小学2024-2025学年一年级第二学期4月期中语文一至四单元综合训练题
-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跟随古典诗词社团积累古诗,完成练习。
【甲】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____,____?
【乙】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① ,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②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蹊:小路。②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开。
(1)、将【甲】诗中的诗句补充完整。(2)、【甲】【乙】两首诗题目相同,但所描写的景象不同。【甲】诗形象地描写了黄师塔前美丽的桃花呈现的形态:。【乙】诗形象地把黄四娘家小路旁的花以这样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眼前:。(3)、根据诗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甲】【乙月两首诗都是围绕春日里花的美丽这一主题来写的,表达了诗人看花后对花产生的无比喜爱之情。
②【乙】诗中“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满”字。
③“春光懒困倚微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2、诗歌社团正在开展“与诗词同行”活动,来看一看,感受一下吧。(1)、跟着诗词去赏景。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你看,春天的篱笆边,枝叶新长,还未成荫,让人想起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 , ”;初夏,梅子挂满枝头,杏子饱满,麦花雪白,油菜花稀少,让人想起范成大的诗句“ , ”。
(2)、走进诗词悟品质。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你瞧!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用“ , ”写了梅花坚贞不屈的品质;罗隐在《峰》中用“ , ”写了蜜蜂勤劳的品质……这些优秀的品格在诗词中闪耀光芒,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和效仿。
-
3、下侧框(一)是你摘录的朗诵会中的一首诗歌。据此可知,本次朗诵会的主题是(A.母爱 B.自然 C.心愿)(填序号)。请你仿照这首诗歌,在右侧框(二)里仿写一首。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这些事——
是永不褪色的画卷:
(一)
(二)
-
4、老师在教大家进行写作训练。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训练一: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滨景观。(照样子,描绘图中的景色)(2)、训练二:它板正的姿势啦 , 步态啦 , 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 , 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如果去掉句子中的加点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5、杨利伟是“中国太空探索的先驱者”,他是我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的传奇航天员。我们可以称他为我国航天事业的( )。A、千里马 B、领头羊 C、纸老虎 D、老黄牛
-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2025年2月11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那点火发射的声音震耳欲聋 , 激动人心。 B、每当暮色降临,那依山傍水的古镇便被袅袅炊烟笼罩,朦胧中满是人间烟火气。 C、这座城市十分繁华,高楼林立 , 到处灯火辉煌。 D、他的性格空空如也 ,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7、主持人社团开展了“最佳主持人”评比活动。快来看看你能不能成功闯关。
社团是学校文化中的亮丽风景,shǎn shuò____着耀眼的光辉。在这些wú yōu wú lǜ____的乐园里,我们能徜徉在浩瀚的书海,能抒发dú tè____的见解,能拂拭心灵的尘埃。书籍慰藉了孤独的心灵,画笔miáo huì____了绮丽的画卷,音乐奏响了huá lì____的乐章,文字绽放出qí huàn____的花朵。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里,我们快乐地成长。让我们用崭新的姿态遇见更xiāo sǎ____的自己。
(1)、看拼音,写词语,将上面的主持稿补充完整。(2)、主持稿中的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徜徉(cháng yáng) B、慰藉(wèi jí) C、绮丽(qǐ lì) D、崭新(zhǎn xīn)(3)、老师说星期四下午的第二节课,所有的同学都要到多媒体教室参加会议。请你把这个消息转告给请假在家的梦梦,提醒她准时参加。转述:
-
8、选择下面其中一项任务完成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书写规范,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400字以上。(1)、任务一:读了《献身革命的方志敏》这篇文章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题目自拟。(2)、任务二:生活中,总有一件事让我们印象深刻。比赛失利,同学的鼓让我们心生温暖;生病在家,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人动容;第一次参加比赛,老师的教导让人信心百倍。哪一件事让你印象深刻?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特别要把他(她)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并记录当时的内心感受。题月自拟。
-
9、献身革命的方志敏
①1935年1月,因为叛徒出卖,方志敏被捕。蒋介石知道后,命令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头子俞伯庆劝降方志敏。俞伯庆假惺惺地对方志敏说:“蒋委员长很想重用你,你为什么不争取出来为党国效力呢?”方志敏哼了一声,说:“蒋介石是什么东西?”俞伯庆压住怒火又试探着说:“你们红军不是已经败了吗?”方志敏坚定地反驳:“我们永远不会失败!”
②俞伯庆见劝降不成,又派了军法处长和方志敏“谈话”,处长说:“你知道你们那个孔先生吧?他现在可是党国的少将参议,春风得意得很哪!”
③“这个无耻的叛徒,我绝对不会跟他一样。”方志敏一听,站起身厉声喝道,“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也决不投降敌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④三番五次的劝降都失败了,敌人终于露出了豺狼的凶相。他们给方志数吃霉米饭,里面还要加上稗子、谷壳和沙石。牢房里黑暗潮湿,老鼠到处窜,臭虫爬满墙,虱子满被褥。除了恶劣的生活环境外,敌人每天还要用酷刑“招待”他,皮鞭、老虎凳、辣椒水,可方志敏仍然没有丝毫的动摇。
⑤1935年8月6日,劝降不成的国民党无奈地将方志敏押赴刑场。在刑场上,敌人让方志敏转过身去,方志敏大笑道:“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倒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弹是怎样射穿我的胸膛的!”天下起了雨,方志敏倒在了他热爱的这片大地上。
⑤叶剑英元帅曾题诗称颂方志敏:“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正因为有无数个方志敏式的“耿耿丹心,铮铮铁骨”,才炼铸了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1)、“春风得意”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②指进士及第;③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得意的样子。“春风得意”在文中的意思是。(填序号)(2)、本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被捕之后四次对抗国民党。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余下的三件事。①俞伯庆劝降,方志敏坚决反驳。
②
③
④
(3)、处长说:“你知道你们那个孔先生吧?他现在可是党国的少将参议,春风得意得很哪!”,处长的内心可能会想:。(4)、文中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方志敏的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显出他对敌人的 , 展现出他的英雄形象。(5)、结合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用软硬兼施、威逼酷刑等各种方式让方志敏投降,展现反动派的无耻行径。 B、面对国民党的多次劝降与酷刑,方志敏始终坚持不屈服,展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 C、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方志敏说“我们永远不会败的”。说明方志敏认为俞伯庆在欺骗他,因为他不相信蒋介石。 D、文章第四自然段中,敌人以恶劣的居住环境与大量酷刑让方志敏投降,显示出国民党的卑劣。(6)、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正因为有无数个方志敏式的‘耿耿丹心,铮铮铁骨',才炼铸了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的含义。 -
10、中秋月(有改动)
①也许是今生有幸的缘故吧,我见过好多地方的中秋月。
②第一次是峨眉山,郁郁葱葱之中,柔和的月光笼罩着雾霭中若隐若现的群山,伴随着金顶大殿里传出的僧人的诵经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③第二次是在新加坡的圣淘沙岛上,我特意远离岛上喧闹的旅游区,静静地躺在海滨沙滩的几棵椰子树下,遥望夜空那一轮“外国的月亮”,激起的是一股思乡的情怀。
④第三次是在泰山,于庙宇石刻之中,仰望一轮中秋皓月,更使我感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⑤第四次是在福建的湄洲湾,靠在那耸立云霄的妈祖像前,眼前是碧波荡漾的海峡,头顶是一轮海上明月,我想起的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⑥第五次是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草原!一轮皓月把清辉洒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远处不知什么地方偶尔传来马的斯鸣或牧羊犬的吠声,给这幽静的草原之夜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遥想当年成吉思汗在这里纵横驰骋的情形,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⑦第六次是在新疆的吉木萨尔,这也是我至今印象最深的一次。那一天,太阳的余晖还未消失,明镜般的圆月就早早地挂在天山上空了。皎洁的月光雾丝般洒在天山的雪峰上,脚下这片粗犷豪放的土地变得寂静而又圣洁,伟岸而又深沉。独自在这轮塞外的中秋月下,用心去体会那幽静而深沉的气氛,人会纯洁得像个孩子,身居闹市的那些须恼此时会全部融化在皎洁的月光之中。给人更多感慨的是这轮明月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还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朝未来走去。远古时期的人们对月亮的敬仰也罢,历代文人对月亮的咏颂也罢,还有那些美丽的神话,在这轮圆月走来又即将走去的时空连接点上,望月抒怀,我倒是感觉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几句把话说到了绝处。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2)、对于古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你可以运用的方法,简单写写它的意思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峨眉山的中秋月是柔和的,笼罩着雾葛中若隐若现的群山,伴随着僧人的诵经声。 B、不同地方的中秋月带给作者不一样的感受,是因为不同的地点,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作者的联想与情感也自然不同。 C、作者在吉木萨尔看到的月亮让脚下这片粗狂意放的土地变得寂静而又圣洁,伟岸而又深沉。 D、作者认为,现在的月亮和古代的月亮是不同的,不同的时间的月亮伴随不同的人。(4)、中秋团圆月,你一定也遥望过那一轮圆月吧!写一写你当时的所见所想。 -
11、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讲的是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三国时期的故事,对一些人物及情节进行了适当的虚构、补充,使之比正史更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具有重大的文学意义!
作者:元末明初洪武年间,罗贯中
史书的一种体裁,记录事物的沿革发展。《三国志》,创作于西晋时期,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史料,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
【材料二】
《三国演义》风行后,许多人认为曹操本性凶残,猜疑忌刻,狠毒奸诈,好杀戮。人们在京剧中给他涂上白脸,白脸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西狠狡诈,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的小人。在《刺董卓》《捉放曹》《长扳披》等曲目中,曹操都被塑造成残忍、狡猾、奸诈的反面人物形象。
【材料三】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四起,其中袁绍占据了四州,强盛到无人能敌。而魏太祖曹操运筹帷幄,踏平天下,博览申不害、商鞅的法术,精通韩信、白起的奇策,任命官员都依据他们自己的才能,不念私交,深谋远虑。
一一陈寿《三国志》
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的第一流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曹操一贯把统一中国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虽然他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但他统一了北方的混战局面,击了豪强,恢复了生产,替后来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在文学上,由于他的大力倡导,使建安年间出现了一个文学的繁荣时代。
一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
曹操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反面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
一一现代历史学家钱穆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具趣味性,《三国志》记载的史料更具历史意义。
②在京剧中,曹操多被涂上白脸,表示刚正不阿的形象。
③古往今来,世人对曹操的评价众多,褒贬不一。
④《三国志》风行后,《刺董卓》等曲目中,曹操都被塑造成残忍、狡猾、奸诈的反面人物形象。
(2)、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画卷,很多人都想要了解。阅读完【材料一】,如果历史专业的哥哥想对这段历史进行整理和分析,你会推荐他阅读《》;如果爱唱京剧的爷爷想要追求表演的细节,你会推荐他阅读《》。(3)、阅读材料三,我发现下列不属于人们对曹操性格评价的一项是( )A、奸诈狡猾 B、老谋深算 C、胸怀大志 D、善良敦厚(4)、有人说曹操是英雄,有人说曹操是奸雄,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12、根据语境完成填空。(1)、古人重义,我们从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中体会到战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从杜甫的“却看妻子愁何在,”中体会到诗人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时的欣喜。古人重情,我们从“孤帆远形碧空尽,”感受到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古人珍惜童真,我们从杨万里的“ , 也傍桑阴学种瓜”体会到儿童的天真有趣:从雷震的“ , 短笛无腔信口吹”看到一个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牧童。(2)、祖国山河壮丽非凡。陆游用“三万里河东入海”展现了黄河、华山的雄伟气势;王之涣用“ , 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了山川的雄阔苍凉。
-
13、根据情境按要求写句子。
原本说好带妹妹去玩,可妈妈因为工作忙而食言了。请抓住妹妹的神态、动作、语言,还可以写出人物与平时不同表现的方法,写一写妹妹愁容满面的样子。(两种方法选一种即可)
-
1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景阳冈》选自吴承恩的《水浒传》,《红楼春趣》选自施耐庵的《红楼梦》。 B、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古典名著中“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C、《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生活,但活动的环境各异。 D、“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赞扬了梅花的精神。
-
15、列句子中叙述不正确一项是( )。A、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规范使用汉字。 B、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一小篆一金文一隶书一楷书。 C、1899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龙骨上的刻痕,是比隶书更早的文字。 D、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
16、下列读书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时,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往往能帮助我们体会人物的内心。 B、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C、阅读名著时,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我们需要细细琢磨词句的意思。 D、阅读名著《红楼梦》时,借助资料和电影、电视剧,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得到更多阅读的乐趣。
-
17、下列描写人物的语句中,与其他描写方法不同一项是( )。A、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B、“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C、主席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D、武松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18、下列歇后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明明是在讨论问题,他却忽然笑了起来,真让我觉得“狗咬吕洞宾一一不识好人心”。 B、我好心告诉他前面道路正在施工,不能通行,他却说我骗他,真是“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 C、马上就要体育测试了,你就别指望谁能帮你了,我看他自己都“丈二的和尚一一摸不着头脑”。 D、叔叔的歌唱得特别好,常常被邀请去外地演出,那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一一一名声在外”。
-
19、下列作品中,字体为隶书的一项是( )。A、
B、
C、
D、
-
20、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提供) B、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C、武松读了印信榜文 , 方知端的有虎。(告示) D、忽作玻璃碎地声(古代常指一种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