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选填选项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
2、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节.(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
-
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正确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3)、应用(2)中描述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制成(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
4、如图,L表示凹透镜,MN 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3.00
光屏上没有像
5.00
光屏上没有像
12.00
60.00
放大
20.00
20.00
等大
25.00
16.67
缩小
30.00
15.00
缩小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相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
6、如图,F1、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
-
7、如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
-
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的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
-
9、现在,一批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1)、从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上时会发生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2)、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幕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幕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所示.他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上下两块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造成的.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并简述实验过程.(3)、玻璃幕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
10、小宇从《物理手册》中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
入射角 i
0°
30°
39°
39°30'
40°
50°
折射角 r
0°
51°
79°
82°
90°
反射的能量
4.7%
6.8%
36%
47%
100%
100%
(1)、当入射角i≥ 时,不发生折射现象.图象中的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2)、判断: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可以达到100%. -
11、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上方的AB 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这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
12、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 A1 , 水中另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
13、请在图中画出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
14、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 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 的像A'.
-
15、“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他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他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至少答出一条).(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
16、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传播的.(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
17、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a,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18、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60 40 20 0 折射角(°) 40 29 15 ? 表二
序号 1 2 3 入射角(°) 15 29 40 折射角(°) 20 ? 60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糊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
1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请在图中分别做出入射角(用字母i 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 表示).(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
20、在暗室中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上,其投射情况如图中所示,A区域是色,光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选填“镜面”或“漫”)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