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常用.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kg.
-
2、小丽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指在图甲所示位置,若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向(选填“左”或“右”)旋动.图乙是一次正确测量的情景(天平下方为游码标尺的放大图),则物体的质量是g.用这架天平测量另一金属块的质量时,估计金属块的质量在 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左偏.小丽同学接下去应进行的操作是: 。
-
3、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度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数值和游码的位值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
-
4、方方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点,调节平衡螺母;
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橡皮的质量;
e.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不完整,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1)、不完整的是步骤 , 应补充: .(2)、有错误的是步骤 , 改正: . -
5、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 550g,则:(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毫升?(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克的酱油?
-
6、实验室里有一架天平和一盒标准砝码,如图所示,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你将如何判断这架天平是否准确?
-
7、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g.
-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这时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偏向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
9、甲型 H1N1 流感是一种传染病,病毒的质量是科学家区分病毒种类的重要依据.根据你对质量大小的理解,下列关于单个流感病毒质量的一组数据中,比较合理的是( ).A、 B、 C、0.1kg D、0.01kg
-
10、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 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 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 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
实验序号
u(m)
v(m)
uv(m2)
v/u
1/u(m-¹)
1/v(m-¹)
1
0.200
0.200
0.0400
1.00
5.00
5.00
2
0.300
0.150
0.0450
0.50
3.33
6.67
3
0.500
0.125
0.0625
0.25
2.00
8.00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2)
实验序号
u(m)
v(m)
uv(m2)
v/u
1/u(m-¹)
1/v(m-¹)
4
0.200
0.300
0.0600
1.50
5.00
3.33
5
0.300
0.200
0.0600
0.67
3.33
5.00
6
0.500
0.158
0.0790
0.32
2.00
6.3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 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的物距u 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①分析比较 。
②分析比较 。
-
11、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12、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2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逆时针的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形状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3、根据人眼视物的原理.某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他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与凸透镜的材料和口径有关.他自制了一个口径不变的“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或向外抽水,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将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2)、实验中,“水凸透镜”的厚度变化不宜过大,且厚度无法测量,可以通过注射器内水的体积间接反映“水凸透镜”的厚度.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3)、实验中,调整好“水凸透镜”的厚度,使平行光源发出平行光,移动光屏找到焦点,测量出“水凸透镜”的焦距.请具体说明移动光屏找到焦点的实验操作: .
-
14、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
15、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为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 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 d 为5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
16、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
17、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18、为了判定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并在下方各放一张纸,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 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是凸透镜(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
19、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 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 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 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
-
20、人在水中看物体会成像在视网膜后,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变(选填“厚”或“薄”).潜水员戴上潜水镜实质是在眼前加上一个空气层,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已有的光路,完成光路图,画出物体A 的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