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静止在斜面和木板之间,已知球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倾角为θ,求下列情况下小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压力:挡板竖直放置;挡板与斜面垂直.

  • 2、如图(a)所示,一根无弹性的轻绳悬挂着一个砝码,另外用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砝码,使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一位同学尝试以实验求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θ的关系.他不断改变θ并记录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θ

    50°

    45°

    40°

    35°

    30°

    F/N

    8.0

    10.0

    13.0

    14.5

    17.0

    (1)、请以F为y轴,以 1tanθ为x轴,在图(b)中画出F与; 1tanθ的关系图;并判断在这些拉力数据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数据.
    (2)、求 θ=45时绳子的张力.
  • 3、我国北方常遭遇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所谓沙尘暴可简化为如下情景:快速向上刮起的大风将大量沙尘颗粒扬起后悬浮在空中(不动),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与沙尘的重力平衡,其作用力大小可近似表达为 f=12ρSv2,其中ρ为空气密度,S为沙尘颗粒的横截面积,v为风速.如果沙粒的密度ρ沙为 3×103kg/m3,沙粒半径r为 2.5×104m,地面的空气密度ρ0为1.25kg/m3 , 那么要形成沙尘暴现象,地面的风速至少为m/s.假设空气密度ρ随地面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当地面风速为8m/s时,当地沙尘暴的最大高度为m.(沙粒可近似看成球体,且体积 V=43πr3.)

  • 4、均匀三角板的重心在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上,均匀细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上.现有一块如图(a)所示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和三根均匀细杆.三根细杆的长度分别与三角板的边长相等,将这三根细杆构成如图(b)所示的三角形.设三角板的重心为 P,三根细杆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为 P',P、P'未在图中画出.以下是三位同学的观点:

    甲同学认为 P 和 P'的位置重合;

    乙同学认为 P 和P'的位置不重合,且P 到斜边的距离大于P'到斜边的距离;

    丙同学认为 P 和P'的位置不重合,且P 到斜边的距离小于P'到斜边的距离.

    请你通过分析,对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做出判断.

  • 5、一只封闭的小箱子,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为G0的小蜜蜂,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蜜蜂在箱子内水平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B、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G+G0 C、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下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小于(G+G0) D、若小蜜蜂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G0)
  • 6、考虑到地球上物体除受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太阳的引力作用,设地球上各点到太阳的距离之差忽略不计,若在赤道上同一地点用精密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的重力,白天的示数与夜晚的示数相比较(   )
    A、夜晚的示数大 B、白天的示数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 7、如图所示,小明在广场上游玩时,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 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 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 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
  • 8、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若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2m/s B、3m/s C、4m/s D、5m/s
  • 9、某人在车后用80N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N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合力大小为(    )
    A、40N B、80N C、120N D、200N
  • 10、(多选)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正比于球体半径和球体速度的乘积.现有实心木球甲、乙和实心铁球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所示,三球的半径关系为 R>R>R.若三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为 v1、v2 和v3 , 则下列结论有可能正确的是(    )

    A、v3>v1>v2 B、v1>v2>v3 C、C.v1>v3>v2 D、v1=v2=v3
  • 11、 假设雨点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 v的平方成正比,即 f=kSv2,其中k为比例常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 V=43πr3(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A、1:2 B、1:2 C、1:4 D、1:8
  • 12、如图所示,在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充满液体的密闭容器,容器内分别静止着气泡A、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 B、沉底的金属球C.当小车带着容器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时,三个小球的位置相对容器的运动情况是(   )

    A、气泡A 不动,物体 B向左,金属球C向右 B、气泡A 向左,物体B 不动,金属球C向右 C、气泡A 向右,物体B 不动,金属球C向左 D、气泡A 向左,物体 B向右,金属球C不动
  • 13、 如图所示,物体P与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种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P 受到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B、Q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Q 的支持力 C、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D、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 的支持力
  • 14、如图所示,有一弹簧测力计,由于某种原因,它表面的刻度值没有了,但弹簧测力计的其他部分都完好.为了利用它,现把一小段长度均匀的刻度线粘贴到弹簧测力计上,当用1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5下面的第三条黑线位置;当用2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7的位置.由此可知,利用图中的刻度线,此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的范围是.如果将刻度线粘贴位置向挂钩方向移动一小段,则此时弹簧测力计能够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 15、有一个长度为L 的弹簧,它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在最大拉力F的作用下,弹簧伸长了ΔL.现用剪刀将弹簧剪成长度为L/3和 23的两段,则长度为 23的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在这个最大拉力作用下,弹簧伸长了△L.
  • 16、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如果要直接测试成品线材则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可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下表是对样品测试取得的数据.

    长度L/m

    横截面积S/(10-4m2)

    伸长量x/(10-2m)

    F = 250N

    F = 500N

    F = 750N

    F = 1000N

    1

    0.05

    0.04

    0.08

    0.12

    0.16

    2

    0.05

    0.08

    0.16

    0.24

    0.32

    3

    0.05

    0.12

    0.24

    0.36

    0.48

    1

    0.10

    0.02

    0.04

    0.06

    0.08

    1

    0.20

    0.01

    0.02

    0.03

    0.04

    (1)、这种测试方法,运用了怎样的科学思想?
    (2)、根据样品的测试结果,该材料制成的线材受力后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 S及拉力 F 的函数关系为
    (3)、现有一该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5m,横截面积为0.8cm2 , 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0.4cm.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 17、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个弹簧, k1>k2;a和b 表示质量分别为 ma和 mb的两个小物块, 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个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

    A、S1在上,a在上 B、S1在上,b在上 C、S2在上,a在上 D、S2在上,b在上
  • 18、现有长度均为0.1m的两个弹簧A和B,已知弹簧A和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和200N/m.为了制成一个长度也是0.1m、劲度系数却为150N/m的新弹簧,可以分别在弹簧A和B 上截取一段,然后将这两段串联成一个弹簧,则在弹簧A和B 上截取的长度分别为 (   )
    A、0.025m和0.075m B、0.033m和0.067m C、0.050m和0.050m D、0.075m和0.025m
  • 19、甲、乙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 且k1>k2 , 两个弹簧的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各自被重力为G的物块压着,平衡时两根弹簧的长度正好相等,如图(a)所示,现将这两个弹簧并排放在一起,一端仍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共同被重力为G的物块压着,如图(b)所示,平衡后,甲、乙两个弹簧相对各自原长(即无弹力时弹簧的自然长),甲弹簧的长度压缩量x1 为 , 乙弹簧的长度压缩量x2

  • 20、原长相同,劲度系数分别是 k1、k2、k3的三个轻弹簧(已知 k1>k2>k3)分别用如图中A、B、C三种方式组成弹簧组,每个钩子与悬点的距离相等,当在每个钩子上挂上相同质量的物体后 (    )

    A、弹簧组A的伸长量最大 B、弹簧组 B的伸长量最大 C、弹簧组C的伸长量最大 D、三个弹簧组的伸长量一样大
上一页 276 277 278 279 2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