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其中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当秤钩上未悬挂物体时,提起扭秤,秤砣悬挂点位于A点时杠杆水平平衡,A点为杆秤的0刻度线。若此时在秤钩中悬挂重物,为了保持杆秤平衡,要秤砣往移动(选填“左”、“右”)。
    (3)、小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待测物体质量大于杆秤的量程,于是小明决定在原来的杆秤基础上,通过改变秤纽的位置改变杆秤的支点,制作一个量程更大的杆秤。他的设计如下:

    制作器材:小桶,细沙,刻度尺,杆秤,电子秤

    制作步骤:

    ①为了使杆秤的测量范围更大,此时应该使秤纽向移动(选填“左”、“右”)。

    ②确定新杆秤的0刻度线:秤钩不挂物体时,提起秤纽, , 则标记秤砣悬挂点为零刻度线;

    ③确定新杆秤的最大测量值:将秤砣移动到最右端,在秤钩中挂上小桶, , 直到杠杆水平平衡;

    , 即为杆秤的最大测量值m。

    ⑤将0刻度线到最大测量值处的长度均匀划分为各个刻度。

    (4)、若杆秤在使用过程,秤砣有磨损,质量变小,则测量的待测物体质量将(选填“偏小”、“偏大”、“不变”)
  • 2、某同学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忽略热量散失,电加热器释放的热量完全被A液体和B液体吸收,比较A液体和B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如图所示,请回答。

    (1)、应控制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装A液体和B液体的相同(选填“质量”或“体积”);
    (2)、选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A液体和B液体在相同时间内
    (3)、小明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温度计所示数为℃,小明最终通过实验汇总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A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B的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A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你的依据是

    (4)、如图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选填“甲”“乙”或“丙”)

  • 3、小明装了一杯温水,将水放在水平桌面上静置,在室温环境下降温。底面积S=100cm2的杯子(可视为圆柱形容器)装满温度为45℃的水,水的质量为500g,一段时间后,测量水的温度为25℃,忽略水的蒸发。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g=10N/kg,求: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这过程中水释放的热量为多少?
    (3)、如果用此杯子装满等体积的盐水,比较盐水和水,(选填“水”、“盐水”)的质量比较大,依据是。(已知盐水密度为1.1×103kg/m3
  • 4、工人用800N的拉力将1800N重的货运送到斜面顶端,物体上升高度h=1m,物体在斜面上匀速移动的距离s=3m,用时10s。求:

    (1)、货物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有用功是多少?
    (2)、货物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的功率大小为多少?
  • 5、如图所示,往金属管内倒入少量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绳子缠在金属管上,用手迅速来回拉动,很快发现塞子被向上弹出,金属管内及管口出现大量白雾。当金属管内的气体将塞子弹出的过程,管内气体的内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产生白雾的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6、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制作美味的糖炒板栗。在炒板栗时会往锅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细小砂石,这是因为砂石的小,一定质量的砂石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更大;板栗温度升高,板栗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将(选填“变大”或“变小”)。
  • 7、对40的某物质进行均匀加热,该物质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散热和液体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固态时比液态时比热容小 C、该物质在BC段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为熔化 D、BC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因此内能不变
  • 8、如图甲所示,用大小为450N的拉力F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720N的货物,货物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不可忽略,绳子不可伸长,则(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m/s B、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80N C、拉力F的功率为225W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 9、如图所示,人直接用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B,所做的功是W1 , 功率为P1;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且人的拉力为F2 , 所做的功是W2 , 功率为P2 , 滑轮重、绳重、摩擦不可忽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2一定小于F1 B、W2一定大于W1 C、P1可能等于P2 D、减小滑轮重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
  • 10、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甲分子是保持静止的 B、图甲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C、图乙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D、图丙分子构成的物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 11、把甲、乙、丙三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往水中加入食用盐,物体甲受到的浮力变大 D、物体丙在沉在底部静止,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2、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而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受到的重力不变 B、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浮力的作用 C、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有水变重了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面间存在分子引力
  • 13、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和F , 瓶子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分别为p和p , 则(     )

    A、F>F B、p>p C、F<F D、p<p
  • 14、如图所示是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下列关于这些实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甲图中的盘山公路属于斜面,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 B、忽略绳和滑轮重及摩擦,乙图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3G C、使用丙图中的轮轴门把手,能够省力同时也能省距离 D、丁图中的筷子在使用时是省力杠杆
  • 15、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时所有力消失,瓶子将竖直下落 B、手的握力变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变大 C、若握力减小瓶子匀速滑下时,所受摩擦力比原来静止时小 D、若握力减小瓶子匀速滑下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右侧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17、小越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为6.6×106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0.55kg的干木柴才能得到,则干木柴的热值为J/kg,如果用掉一半后,干木柴的热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下图甲是单缸汽油机工作时其中一个冲程,乙图中四种情景与甲图能量转化相同的选项是(  )

    A、在图a中,寒冷的天气,人们通过搓手来“取暖御寒” B、在图b中,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来,感觉臀部发热 C、在图c中,试管中加热的水蒸气将试管口的活塞“冲”出去 D、在图d中,手下压活塞,使密闭圆筒内的棉花发生燃烧
  • 19、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相同时间,B比A吸收热量多 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热量较多 C、由图像可知,B的吸热本领强 D、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得出,B的比热容是A的两倍
  • 20、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会被音叉弹开。如果让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实验,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音叉的有关。本实验中,将转换为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使实验现象更容易被观察。

上一页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