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了,积水变干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熔化
  • 2、小明坐在行驶的动车中,看到铁轨旁边的树木向后退去,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树木 C、地面 D、动车
  • 3、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dm B、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C、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0min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5
  •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示数为6V;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A2的示数为0.5A,A3的示数为0.9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1.1A B、L3两端的电压为6V C、通过L2的电流为0.2A D、L2L3交换位置后,电流表A1A3的示数不变
  • 5、在通常条件下部分金属导电性的排序如图所示,从下至上,金属的导电性依次增强。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银线电阻一定小于铜线电阻 B、电阻相同时,铜线一定比铝线更细 C、粗细相同时,铝线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D、长度和粗细均相同时,铝线比铁线的电阻更大
  • 6、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瓷碗 B、木铲 C、玻璃杯 D、金属勺
  •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越高, 所含热量越多 B、一个物体对外做功, 它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内能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
  • 8、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B、甲图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轮转速3000r/min,则该汽油机1s能做功25次 D、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乙、甲、丁、丙
  • 9、学校气象站的雨量筒如图甲所示。雨量筒是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的仪器,主要由承雨漏斗、收集装置组成。但校园内的承雨漏斗常因灰尘、小昆虫等堆积而堵塞,导致雨水无法顺利进入收集装置。现在有一款能自动清除淤泥的仪器——浮力式自动清淤器, 如 图 乙 所 示 。 自 动 清 淤 器 的 工 作 原 理 : 当 承 雨 漏 斗 因 堵 塞 而 导 致 漏 斗 内 水 位 不 断 升 高 ,达到一定高度时,浮体带着底端清淤针一起向上运动清除淤泥, 当 承 雨 漏 斗 内 的 雨 水 流 入 收 集 装 置 , 水位下降,浮体带着清淤针复位。其中限位支架用于限定浮体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个雨量筒可以盛水0.8kg,则所盛水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2)、若雨滴在距离地面100m处经过10s落在地面,则雨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如图乙所示,当承雨漏斗内水位不断升高时,请你分析浮体所受的浮力如何变化?
    (4)、为使浮体在较小降水量时便上浮,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减小承雨漏斗的直径实现。这一做法对降雨量的测量结果有何影响,并说明理由。
  • 10、小明的爸爸从国外带回一只旅行电热壶,表中是其译成中文的说明书,如图所示是小刚家的电子脉冲式电能表

    额定电压

    110V

    额定功率

    550W

    容积

    1L

    (1)、小明说这个壶在中国家庭电路不能直接使用,请你解释其原因。
    (2)、此电热水壶正常工作10min消耗多少电能?
    (3)、小明说可以将此电热壶串联一个电阻后使用,请你帮他计算出该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4)、小刚家的车库用电也用这块电能表来计量,小刚的爸爸想买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打算在车库内安装一台功率是7kW的家用充电桩,这种做法可行吗?
  • 11、小红在厨房帮忙时发现,当食用油从壶中倒出时,总是有少量的油粘在杯壁上要过好久才能流下来;而调味酒粘在杯壁上时间较少。小红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

    (1)小红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液体在容器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 , 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2)液体的粘滞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2:与细管的直径有关;

    猜想3:与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有关。

    ①她选取了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细管半径/mm

    细管两端压强差

    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

    1

    1

    p

    100

    2

    1

    p

    2

    3

    2

    p

    1600

    4

    2

    p

    32

    5

    3

    p

    8100

    6

    1

    2p

    200

    a.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粘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η<η

    b.分析表中 两组(只需选择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液体的粘滞性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c.分析上表1、3两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同种液体,当 一定时,细管半径越大通过细管液体的体积越大。在小红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 , 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

    (3)蓖麻油的粘滞系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t/(℃)

    10

    15

    20

    25

    30

    35

    40

    η

    2.42

    1.51

    0.95

    0.62

    0.45

    0.31

    0.23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流体的温度越高,粘滞系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由于流体的粘滞性,使得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要受到流体阻力,在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的流体阻力可用公式f=6πηRv表示。因此,小球在流体中运动时。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 。两个外形相同的量筒,分别装有体积相同的蓖麻油,甲量筒中蓖麻油温度为t1 , 乙量筒中蓖麻油温度为t2(t2>t1)。现在同时将两个相同的玻璃球从液面处静止释放,投入到量筒中,则 (选填“甲量筒中的玻璃球”、“乙量筒中的玻璃球”或“同时”)先触底。

  • 12、如图甲所示是小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1)、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一个光屏,观察发现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
    (3)、实验过程中小敏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是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透过玻璃板能观察到 ,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
    (4)、若要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他该 , 在白纸上分别记下A和B的位置;
    (5)、图乙所示,是小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玻璃板、蜡烛与蜡烛像对应点的位置。之后他们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用量角器测量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再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以上操作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在探究

    (6)、小敏回家后,使用家里的玻璃板又重复了实验。与图乙相同,她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B底部边缘的对应位置作标记,并标出玻璃板表面(即反射面)的位置,然后测量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测得的数值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39

    5.11

    6.39

    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50

    5.21

    6.51

    小敏发现三次实验测量出的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比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略大一些,与在学校实验得到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不相符。小敏通过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0.18A

    0.18A

    0.36A

    (1)、电流表应(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图甲中的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是;纠正该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原因是电流表;重新调整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其示数为A;
    (3)、如表所示是另一组的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测出的数据: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 14、小阳看到船上的工作人员正在打捞沉入水塘底的石头,他想:把水底的石头打捞到船上,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为了寻找答案,把石块A沉入水底,如图所示。

    (1)、塑料盒B处于哪种浮沉情况?
    (2)、此时水面高度为h1 , 然后他将石块A从水中取出并轻轻放入塑料盒B内,它们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水面高度为h2。请你分析并判断h1与h2的大小关系。
  • 15、同学新家装修,他和弟弟看到电工师傅接线时的做法如图:火线、零线错开位置剥线,接头用铜丝螺线形缠绕。再用电工胶布包好。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从电学角度分别说明下列做法的用意:

    (1)、“螺线形缠绕”而不是简单缠绕;
    (2)、“错开位置剥线”而不是布同一位置处剥线接线。
  • 16、如图甲所示,将一个边长为l(l<h)的正方形金属框(L=2l)。请在图乙中画出金属框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瞬间的过程中机械能随位置变化的大致图像。(不计空气阻力)

  • 17、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立定跳远时落地瞬间的情景,请画出运动员右脚对地面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

  • 18、如图所示,OAB为一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OA垂直于AB,AB长度为30cm,OA长度为40cm,在OA中点C处挂一质量为1kg的物块,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最小的力F是N,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此杠杆是。(g=10N/kg)

  • 19、2024年春节前后,全国大范围下了罕见的冻雨,冻雨是指一种过冷水(温度低于0℃),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选填“凝固”或“凝华”)现象。
  • 20、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P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着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当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在P处就能看到“硬币”。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后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B、加水后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 C、此时用激光笔在P处对着看到的“硬币”照射,可以照到硬币 D、用筷子在P处对着看到的“硬币”下方插下去,可能插到硬币
上一页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