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区间测速”是加大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即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判断车辆在该路段是否超速。

    【实验室测速度实验】如图甲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
    (2)、图甲中秒表每格时长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8s,则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3)、由实验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选填“大”或“小”)。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图乙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

    (4)、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小时。
  • 2、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此时气泡上升的情形是图乙中的(选填“a”或“b”)。
    (3)、加热6分钟后,水开始沸腾,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水沸腾后,小丽换用一个火力更小的酒精灯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则水的沸点(两空均选填“升高”、“降低”和“不变”)。
  • 3、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选填“薄”或“厚”),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然后将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点燃(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移动蜡烛B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2)、如果将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将 , 像与蜡烛A的距离将(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和“不变”);
    (3)、小明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的眼睛,则小猫通过平面镜(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明的眼睛;
    (4)、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丙所示,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
  •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1)、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所示。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同时出现在纸板上,纸板放置时应与平面镜;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线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EO对应的反射光线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度;
    (3)、小刚在图甲的基础上,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AB边向后倾斜,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如图乙所示,此时与图甲情形相比,法线的位置改变(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 5、小红打算将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为隔音房间。在改造过程中,小红发现家中有聚酯棉和海绵,于是她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来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1)、小红分别将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置于包装盒内,做了如图甲所示的隔音盒。小红在安静的环境下,使手机1持续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使手机2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如图乙)测量接收到的声音,得出表格中的数据。表格中A处应填写(选填“响度”或“音调”);
    (2)、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3)、小红选用隔音性能更强的材料完成隔音房间墙壁的制作,这是在减弱噪声。
  • 6、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实验小组选用海波和石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为了使试管中的固体受热均匀,最好选用颗粒较(选填“大”或“小”)的固体;
    (2)、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海波和石蜡大致的熔化图像,如图乙、丙所示。图为海波的熔化图像(选填“乙”或“丙”),这类固体叫做
    (3)、实验小组提出了新的想法:在环境温度为0℃的实验室中,把盛有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冰块中,如图丁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填字母符号)。
    A、全部熔化 B、熔化一部分 C、一点也不熔化
  • 7、我叫小水滴,住在长江里。这天阳光明媚,我和其他小伙伴以气态的形式一起慢悠悠地上升,在高空中遇到低温环境,直接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
    (1)、高空中的小冰晶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热量;
    (2)、我欢快地落向地面,地上有了积水。晴朗的夜晚,人们迎着月光走,地上发的是水(选填“亮”或“暗”);微风吹过,能积水的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
  • 8、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惜动物。

    (1)、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请读出虎凤蝶双翅展开的宽度是cm。
    (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蝴蝶的翅膀每分钟振动约480次,我们能否听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选填能/否),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是声波。
    (3)、虎凤蝶围绕一株蒲公英飞舞,以虎凤蝶为参照物,蒲公英是的。
  • 9、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候乙编钟,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和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极高水平。
    (1)、钟声是由编钟的产生的,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编钟发出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km/h;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变(选填“大”或“小”);
    (3)、通过钟声能判断出编钟是否破损,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
    (4)、小刚认为编钟的声音一定是乐音,他的判断是否正确?
    (5)、小刚能辨别出编钟和锣鼓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0、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请完成以下填空。
    (1)、“静影沉璧”,水中月亮的“倒影”,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
    (2)、“渔歌互答”,渔夫的歌声通过传入其他人的耳中。
  • 11、《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从物体发出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C、物体靠近小孔,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 D、小孔成像与手影游戏中手影形成的原理相同
  • 12、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面出现的小水珠是熔化形成的 B、b表面出现的小水珠是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 1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前4s内通过20m路程,则它在第5s时的速度为(       )
    A、4m/s B、5m/s C、10m/s D、25m/s
  •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系统 B、倒车雷达 C、B超 D、超声波碎结石
  • 15、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闪亮的宝石 B、人的眼睛 C、发光的电灯 D、自行车尾灯
  • 16、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若铜丝在圆筒上排绕的不紧密,则(       )

    A、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B、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C、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17、据说有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子弹的袭击,只要用一层(       )
    A、厚木板 B、真空带 C、厚铁板 D、某种液体
  • 18、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或碎布后从下端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 19、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约为1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1下所用的时间 B、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 C、人的心脏跳1次所用的时间 D、成年人走10步所用的时间
  • 2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冰块熔化 B、枝头结霜 C、山间生雾 D、湖水结冰
上一页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