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提升卷
-
1、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全长为34km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请计算;
(1)、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是s;(2)、通过计算说明,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公式及最后结果) -
2、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a)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选填“a”“b”或“c”),因为它们对光线有作用。另外一种类型的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如图(b)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B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A点,则该透镜是透镜(选填“凸”或“凹”)。在图(c)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为了使它与A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观察;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两空均选填“a”、“b”或“c”);(4)、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至发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把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5)、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右倾斜,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会(选“偏高”或“偏低”);(6)、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
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小丽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入射到平面镜上,光路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的度数为。(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丽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5)、如图丙所示,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5、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瓶中水的温度为℃;
(2)水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两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
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
6、如图所示:

(1)小丽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纸团不断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
(2)小丽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的更高,这说明发声体的越大, 声音的响度越大;
(3)世界“吼王” 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将玻璃杯震碎,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7、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成的(选填“是”或“不是”)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选填“在”或“不在”)原位置。

-
8、阳光明媚的午后,小丽在南湖湖边看到鱼在云中游,其中“云”是光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现象。
-
9、周末,小丽同学去万达购物广场购买学习用品,进门时需要进行扫码测温,测温枪是利用工作的,小丽在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感到周围建筑物在“上升”,她选择的参照物是。
-
10、如图旋转玻璃门,四面平整的玻璃门相互垂直且尺度完全一样(半径1.5m),绕中心轴O逆时针转动。小红从紧贴玻璃门OB的M处进门时,经CD成像在处,俯视示意图如图甲;跟随玻璃门同步旋转到如图乙时,经CD成像在处。上述过程中,不计玻璃门厚度及人的体积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在玻璃门中像的大小不变 B、小红在玻璃门中的像将远离她自己 C、像和像之间的距离约为3m D、像绕中心轴O转动的角度约为90° -
11、小明通过一块平面镜看到了他身后的一只猫,此时小明在A点,猫在B点,情景如图所示。当小明看到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入射光线是BO B、图中反射光线是OB C、图中入射角是∠2 D、图中反射角是∠4 -
1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日晷
B、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
小猫照镜子
-
13、如图所示是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
14、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70cm B、初中生的正常体温约是37℃ C、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是1.2m/s D、初中生的脉搏跳动的频率约是70Hz
-
15、某物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种工程上的压力测量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轻质绝缘的压力检测板M与可变电阻R相连。R的阻值与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试问:
(1)、如图乙当检测板所受压力增大时,电阻R的阻值 , 检测板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为多少?(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应用的公式及最后结果)(3)、若要提高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值,请写出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
16、如图,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有如下器材:两节干电池,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次数
AB间电压/V
BC间电压/V
AC间电压/V
1
1.0
1.8
2.8
2
1.2
1.6
2.8
3
1.1
1.7
2.8
(1)、为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最好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2)、根据甲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并用电压表测灯泡L1两端电压;(3)、小组采用正确方法测量后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可得出此实验结论:;(4)、实验需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即可)。A、减小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
17、【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如图甲,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小红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A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2)问题解决后,某次实验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示数为 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此时应该将图甲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
(3)多次移动滑片P,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丙;
(4)根据图丙所给信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拓展】若想利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其他电学规律,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B.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18、思思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思思在做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3)、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4)、实验结束后,思思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 -
19、小遥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安装完实验器材后,小遥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
(2)如图乙所示,从结构上看,压强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3)通过比较丙、丁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 压强越大;
(4)若图丁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8cm,请你计算该处水的压强为Pa;
(5)小遥还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图丁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0、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附有量角器的半圆形白纸板竖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分别沿AO、BO、CO入射,在纸板上观察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说明反射角入射角。光束CO绕O点顺时针转过后的反射角为度;
(2)图甲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入射,反射光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图乙中,要在右侧纸板上看到反射光,需将右侧纸板向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