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提升卷
-
1、株洲南站到长沙站的S7908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站
到达
发车
里程/km
株洲南
始发站
07∶44
0
株洲
07∶50
07∶52
8
大丰
07∶57
07∶58
13.5
田心东
08∶01
08∶03
16
…
…
…
…
长沙
08∶54
终点站
58
(1)、列车从株洲南站发车,行驶km到达大丰站,用时min。(2)、求列车在“大丰一田心东”段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
2、如图甲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用于探究;(2)、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F立在平面镜上,把纸板的F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内;(3)、作图: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平面镜PQ反射后进入小明的眼睛,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4)、实际应用: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如图丙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射向吸热塔。 -
3、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
(1)、图乙中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固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3)、在海波、石蜡、冰和松香这些固体中,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与该固体相同的是;(4)、如图是小红设计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实验方案,已知酒精灯的外焰温度约为500℃,碘的熔点温度约为113℃,小红设计的这两种方案中,图的实验能更合理的说明碘的升华现象。
-
4、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装置时先固定(选填“铁夹”或“铁圈”);(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观察气泡可判断图乙中水处于(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4)、将装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沸水中(不碰烧杯的底和侧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
5、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实验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AD段做直线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则小球在AD段的平均速度为m/s(保留1位小数);(3)、若仅增大斜面的坡度,则所测出的小球在AD段的平均速度将变。 -
6、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测量7号干电池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电池长度为cm;(2)、图乙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的示数为℃。能否用该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
7、小红在家中做饭时,她发现厨房里处处都有物态变化。(1)、用食物油炸食物比用水煮熟得更快,是因为油比水的;(2)、冬天,厨房窗户上会起水雾,水雾是在玻璃侧(选填“内”或“外”);(3)、液化石油气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的方法把石油气体液化装在钢罐里;(4)、小红用湿手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一块冻肉,发现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的原因;(5)、煮饭时打开电饭锅盖时,若不小心容易被水蒸气烫伤,烫伤的原因:一是水蒸气的温度高,二是水蒸气。
-
8、2024年9月20日12时11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送入预定轨道。
(1)、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台是的;(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来吸收巨大的热量。如图所示,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形成的(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
9、因为有了光和光学知识的应用,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1)、课间操站队时,同学们是利用光的站成笔直的一队的;(2)、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反射;(3)、雨后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背着月光走的行人应踩在路面较(选填“暗”或“亮”)的地方。
-
10、同学们去长春动植物公园游玩,放松心情,放飞自我。(1)、进入公园内,能听见婉转的鸟鸣声,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2)、在展区内,墙上贴有“禁止喧哗”的提示牌,这是在减弱噪声;(3)、花丛中有蜜蜂和蝴蝶在飞舞,同学们能听见蜜蜂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是波;(4)、走在树荫下,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形成的,光斑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11、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内置分贝测试仪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40dB逐渐变为0dB。上述过程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此音叉的振幅变。分贝测试仪(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
12、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 B、乙车的速度为 C、0~10s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D、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比乙早出发5s -
13、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 D、根据音色辨别乌啼和钟声 -
14、坎儿井是我国与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三大古代工程之一。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坎儿井输水部分采用暗渠,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工程量 B、减少水蒸发 C、防止冬季封冰 D、获取清洁水源 -
15、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20km/h小于15m/s
-
16、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A、B超检查 B、倒车雷达 C、超声清洗眼镜 D、声呐探测海深
-
17、“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为探索浩瀚宇宙做出了中国贡献。下列物体长度最大的是( )A、地球半径 B、火星半径 C、太阳系半径 D、“天问一号”探测器高度
-
18、如图陶埙是中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演奏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小孔,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
19、气象部门用飞机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实现人工降雨,这是利用了“干冰”的( )A、汽化吸热 B、升华吸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放热
-
2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日全食 B、黑板反光 C、日晷计时 D、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