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活动与探究

    解码蜜蜂的“家”——为什么蜂房是正六边形的?

    蜜蜂的“集体宿舍”是由多个正六边形密铺在一起的,这些密铺的正六边形使得蜂房之间没有空隙,一点儿也不浪费空间.这是数学中的密铺(或镶嵌)问题.平面图形的密铺(或镶嵌)是指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多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使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

    (1)、 探究一: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哪些正多边形可以密铺?

    平面图形

    每个内角度数

    能否整除

    能否密铺

    正三角形

    60°

    360°÷60°=6

    正方形

       ①   

       ②   

    正五边形

    108°

     360°÷108°=103

    不能

    正六边形

    120°

     360°÷120°=3

    正七边形

    900°

    7

     360°÷900°7=145

    不能

    正八边形

    135°

       ③   

       ④   

     

    请补全上述表格①; ②; ③; ④.

    (2)、 探究二:在能密铺的正多边形中,哪种形状最省材料?

    数学视角:蜜蜂的身体可近似看成圆柱,若圆柱底面半径为1,当蜂房恰好容纳一只蜜蜂即正多边形的内切圆半径均为1时,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周长的大小.

    观察图1,发现⊙O是正三角形ABC的内切圆,与AC切于点D , ( ODAD, OAD=30,OD=1, ,  在RtADO中, . AD=3,则 ABC的周长为( 63.

    ①如图2, 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     

    ②如图3,求出正六边形的周长(写出求解过程).

    (3)、探究三:在能密铺的正多边形中,哪种形状可以使蜜蜂的活动空间最大?

    数学视角:假设蜜蜂建造蜂房的材料总量即周长一定,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面积的大小.

    若正多边形的周长都为12,则正三角形的面积为;正方形的面积为;正六边形的面积为.

    【得出结论】综上所述:在相同条件下,正六边形结构最省材料,能使蜜蜂的活动空间最大,是建造蜂房的最优方案.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ax2+bx3a0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1,0), 点 C(2,5)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①求点A的坐标;

    ②当y<0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连接ACy轴于点D , 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 P , 使 ACP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为了让学生体验青海民俗文化,某学校开设了特色艺术实践课程,课程分别是:A.五谷画,B.彩陶,C.剪纸,D.排灯.现学校要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情况,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每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一个课程),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扇形统计图中a=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校有1600人,请你估计该校对课程D感兴趣的学生有多少名?
    (4)、甲、乙两名同学从ABCD四个课程中任选一个,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人恰好选到同一个课程的概率.
  • 4、如图, 线段AB经过圆心O ,  交⊙O于点A ,  C ,  AD为⊙O的弦, 连接BD , ∠A=∠B=30°.

    (1)、 求证: 直线 BD是⊙O的切线;
    (2)、 已知BC=2, 求 DC^的长(结果保留π).
  • 5、 数学实践

    【问题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智慧遇上现代数学模型.“豇豆不上架,产量少一半”的农谚流传至今,现代科学揭示了其秘密:当支架与地面形成( 65°夹角时,既能在早春聚热防冻害,又能在盛夏分散强光,就像给豇豆装了智能遮阳篷.

    【问题呈现】用两根竹竿交叉,斜插入地面,交叉点在何处会使支架与地面形成65°夹角?

    【模型建立】环节一:数据收集

    两根竹竿长度均为 1.8米,插入地下的部分为 0.3米,竹竿与地面接触点间距为 0.6米且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65.

    环节二:数学抽象

    如图:已知线段ABCD交于点OABCD与直线l分别交于点EF ,  AB=CD=1.8m, BE=DF=0.3m,AEF=CFE=65,EF=0.6m,求 OE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 sin650.91,cos650.42,tan652.14)

    【模型求解】

     

    【问题总结】交叉点O 距顶端A的长度即 OA          m时,支架与地面形成( 65夹角,这样更贴合作物的生长规律.

  • 6、如图, 在 ABC中,点OD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过点A作 AEBCDO的延长线于点 E ,  连接AD ,  BE.

    (1)、求证: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AC ,  试判断四边形AEBD的形状;并证明.
  • 7、如图, 直线. y=x+bx轴交于点A(1,0),与y轴交于点B , 与反比例函数 y=mx(m为常数, m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1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求 BOC的面积.
  • 8、 先化简 1aa+2÷2a24,再从-2,0,1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 9、计算: 12+120+32sin30
  • 10、下图是谢尔宾斯基地毯图案的形成过程.按此规律下去,第⑥个图形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是.
  • 11、 如图, 在 ABC中, DEBC,且 AD=3,DB=2,3, DB=2, 则 AEAC的值是.
  • 12、 如图, 在菱形ABCD中, BD=6, ,  E ,  F分别为AB ,  BC的中点, 且. EF=2,则菱形 ABCD的面积为.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a21+a)在第三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4、 若 x=1是一元二次方程 x24x+c=0的一个根,则c的值为.
  • 15、 七名同学一分钟排球垫球个数分别为 42, 47, 43, 43, 45, 43, 46.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16、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0. (填 “>” “=”或“<”)
  • 17、如图,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前往B地,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地的路程y(km)与时刻t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乙车先到达B地 B、A、B两地相距300km C、甲车的平均速度为 100km/h D、在8:30时,乙车追上甲车
  • 18、 如图, AB是⊙O的直径, ∠CAB=40°, 则∠ADC的度数是(    )

    A、80° B、50° C、40° D、25°
  • 19、我国明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隔墙听得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七两分之多四两,九两分之少半斤.试问各位善算者,多少人分多少银?”译文:“隔着墙壁听见客人在分银两,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银两.若每人分7两,则还多4两;若每人分9两,则还差8两.请问:有多少客人?分多少银两?”设客人为x人,银两为y两.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A、  y=7x4 y=9x+8 B、y=7x4 y=9x8             C、y=7x+4 y=9x+8 D、y=7x+4 y=9x8
  • 2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x+3x=5x2 B、x2x3=x6 C、2x3=6x3 D、x6÷x2=x4
上一页 414 415 416 417 4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