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T时,将3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ΔH=QkJmol1,2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molD
    (1)、已知K300<K350 , 则ΔH0(填“>”或“<”)。
    (2)、在2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 , 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开始时加入CD各2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该加入物质,其物质的量为mol。
  • 2、25℃时,用0.1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50.00mL未知浓度的NaCl溶液,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图中实线表示滴定曲线。M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cX表示ClBr的浓度。[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25℃时,KspAg2CrO4=2×1012,KspAgBr=5.4×10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溶液中cCl=0.0500molL1 B、到达滴定终点时,沉淀出现砖红色且30s内不褪色 C、若减小NaCl溶液的浓度,则反应终点M向P方向移动 D、若滴定与NaCl溶液等体积等浓度的NaBr溶液,则滴定曲线为②
  • 3、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②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是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加水稀释,曲线上A点水解程度小于B点 D、图④是铁条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t1时刻后反应吸热
  • 4、已知常温下,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

    HCOOH(甲酸)

    H2CO3

    HCN

    K(25℃)

    K=1.77×105

    K1=4.3×107K2=5.6×1011

    K=4.9×1010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酸性强弱关系:HCOOH<H2CO3<HCN B、H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H2CO32H++CO32 C、Na2CO3溶液中通入HCN气体:CO32+2HCN=2CN+H2O+CO2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的pH:Na2CO3>NaHCO3
  •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 B、cH+=1×101molL1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C、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中:Fe3+NH4+S2Br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Mg2+ClSO32
  • 6、下图是工业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B、步骤②③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增大平衡常数 C、步骤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平衡的转化率 D、步骤⑤的目的是将未反应的N2H2循环再利用
  • 7、已知反应2Ag=Cg+3Dg低温时不反应,高温时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 8、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各图中表达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9、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g , 发生反应N2O4g2NO2gΔH>0 , 体系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NO2的百分含量 B、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气体颜色变浅 C、m点为反应平衡点,此时平衡常数K=1 D、反应达到平衡后,往该容器中充入少量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 10、常温下,下列各组溶液的c(H+)一定等于1×107 mol/L的是
    A、pH=2和pH=12的两种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B、0.10 mol/L H2SO4溶液与0.10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将pH=5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 D、pH=1的H2SO4与c(OH)=0.10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 12、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 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实验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H2SO4

    H2O

    出现浑浊时间(s)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25

    5

    0.1

    10

    0.1

    x

    9

    25

    5

    0.2

    5

    0.2

    10

    5

    35

    5

    0.2

    5

    0.2

    10

    2

    A、x=10 B、依据实验①③可探究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各组实验反应中产生气泡最快的是② D、由实验可知升温10℃比增大Na2S2O3浓度至2倍对速率影响大
  • 13、某同学做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将铝片加入盐酸中

    乙:将Ba(OH)28H2ONH4Cl充分混合

    丙:测定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A、上述实验涉及的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甲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温度计的示数升高速率加快 C、将实验丙中盐酸改为等浓度的醋酸,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不变 D、将实验丙中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 14、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大都存在CuCl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下列于CuCl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B、减小了反应的焓变 C、改变了反应的历程 D、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 15、对于反应Ag+3Bs=2Cg+2Dg ,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s B、vB=1.8mol/Ls C、vD=0.7mol/Ls D、vC=1.2mol/Lmin
  • 16、常温下,燃烧2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经测定放出的热量为Q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lΔH=23QkJ/mol B、C2H5OHl+3O2g=2CO2g+3H2OlΔH=Q/23kJ/mol C、1/2C2H5OHl+3/2O2g=CO2g+3/2H2OlΔH=QkJ/mol D、C2H5OHl+3O2g=2CO2g+3H2OlΔH=+23QkJ/mol
  •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氟牙膏预防龋齿,Ca5PO43OH转化为Ca5PO43F B、人体中H2CO3NaHCO3缓冲体系能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 C、“冰之为水,而寒于水”,冰熔化为水属于吸热过程 D、伏打电堆采用了锌板、银板和食盐溶液,正极反应物之一为银
  • 18、在20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 , 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在195℃、压强为P2时测得nH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改变不同的温度和压强,测得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及不同压强(p)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0

    1

    2

    3

    nH2/mol

    8

    5

    4

    4

    A、压强p2>p1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195℃、P2条件下,B点v(正)<v(逆) C、在195℃、p2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D、p2及195℃时,02min内生成CH3OH的平均速率为0.1molL1min1
  • 19、H2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5℃时,KspCuS=6.0×1036KspFeS=6.0×1018H2S:Ka1=1×107Ka2=1×1013
    (1)、写出Cu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式:HS的水解方程式:
    (2)、常温下,NaHS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常温下,水溶液中cH+cOH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将硫化氢通入水中,溶液中cH+的变化:ac B、a点溶液中可大量存在的离子:Na+K+Fe3+ClSO42 C、将NaHS固体加到水中,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D、c点时加入少量硫化钠固体,cS2cOHcHS始终不变
    (4)、常温下,实验室常用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是一个弱酸制强酸的特例。其反应原理为H2Saq+Cu2+aq=CuSs+2H+aq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5)、硫化物也常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向含Cu2+的废水中加入沉淀剂Fe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Fe2+cCu2+=
  • 20、废物利用利国利民,回收处理钒铬渣(含有V2O3Cr2O3SiO2Fe2O3FeO等),并利用废渣提取钒铬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25℃时,Cr(OH)3的溶度积常数为6.4×1031;lg4=0.6

    ②氧化焙烧步骤中V2O3Cr2O3分别转化为NaVO3Na2CrO4

    ③酸性溶液中,Cr2O72的氧化性强于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其原因是 , 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快“氧化焙烧”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水浸产生的滤渣1的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
    (4)、“除杂”后,Cr元素主要以Cr2O72存在,结合离子方程式,利用相关原理解释其原因:
    (5)、写出“还原”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在“还原”步骤中,选硫酸酸化而不选盐酸酸化,其原因是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