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将开关S由a拔到b,使电容器C与线圈L构成回路。以电容器C开始放电取作0时刻,能正确反映电路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 2、游乐设施“旋转杯”的底盘和转杯分别以OO'为转轴,在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固定在底盘上。某时刻转杯转到如图所示位置,杯上A点与OO'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

    A、A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B、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C、此时A点的速度小于O' D、此时A点的速度等于O'
  • 3、某“冰箱贴”背面的磁性材料磁感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 B、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c点 C、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a点 D、a、b、c点的磁感应强度一样大
  • 4、用图示可拆变压器进行探究实验,当变压器左侧的输入电压为2V时,若右侧接线柱选取“0”和“4”,右侧获得4V输出电压.则左侧接线柱选取的是(    )

     

    A、“0”和“2” B、“2”和“8” C、“2”和“14” D、“8”和“14”
  • 5、新能源汽车在辅助驾驶系统测试时,感应到前方有障碍物立刻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内速度由12m/s减至0。该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
    A、2m/s2 B、4m/s2 C、6m/s2 D、8m/s2
  • 6、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ABC固定在竖直面内,与光滑水平面CD相切于C点。水平面CD右侧为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与传送带相邻的光滑水平面MN足够长,MN上静置一物块Q,N处固定一竖直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以原速率反弹。物块P从A点出发,初速度vA沿切线方向向上,恰好能通过圆弧最高点B,并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到C点,此时速度大小vC=10m/s。已知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 , P、Q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m1=2kgm2=8kg , P、Q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始终发生在MN上,传送带长L=10m , 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 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物块P在A点时初速度vA的大小;
    (2)、调整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求物块P第一次到达M点时速度大小的范围;
    (3)、若传送带速度大小为10m/s,求从P、Q第1次碰撞结束到第2025次碰撞结束,物块P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 7、图甲为早期的电视机是像管工作原理示意图,阴极K发射的电子束(初速度不计)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磁场方向垂直四面。荧光屏AN到磁场区中心O的距离为L,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打到荧光屏的中心P点,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在荧光屏上得到一条长为23L的亮线。因电子穿过磁场区域时间很短,电子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可看做不变,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所受的重力。求:

    (1)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时速度大小v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大小;

    (3)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时,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 8、某同学在实验室先后完成下面二个实验:

    ①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②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用①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图中a线,实验所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电阻为Ω。

    A.                    B.

    C.                    D.

    (2)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方便调节,请在给定的四个电路图和三个滑动变阻器中选取适当的电路或器材,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在横线上。应选取的电路是 , 滑动变阻器应选取

    E.总阻值15Ω,最大允许电流2A的滑动变阻器

    F.总阻值200Ω,最大允许电流2A的滑动变阻器

    G.总阻值1000Ω,最大允许电流1A的滑动变阻器

    (3)将实验②中得到的数据在实验①中同一U-I坐标系内描点作图,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b,如果将实验①中的电池与实验②中的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若将两节与实验①中相同的干电池串联后与该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则此时小灯泡实际功率为W。

  • 9、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Ω55Ω范围内,最大允许电流为50mA,为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定值电阻,起保护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保护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用

    A.10Ω,2.5W       B.50Ω,1.0W     C.150Ω,1.0W     D.1500Ω,5.0W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再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乙图所作出的图像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V,内电阻r为Ω。

  • 10、如图所示,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当(  )

    A、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B、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C、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D、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木块的速率不变,那么(     )

    A、加速度为零 B、加速度恒定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但不一定指向圆心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
  • 12、现有一台落地电风扇放在水平地面上,该电风扇运行时,调节它的“摇头”旋钮可改变风向,但风向一直水平.若电风扇在地面上不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受到5个力的作用 B、地面对电风扇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空气对风扇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风扇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风扇对空气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风扇的摩擦力互相平衡
  • 13、2025年1月20日,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实验装置内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之一为12H+13H→24He+X , 已知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Δm , 则(  )
    A、X为电子 B、该反应为α衰变 C、该反应放出能量12Δmc2 D、24He的平均结合能大于12H的平均结合能
  • 14、引力常量G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A、Nm/kg2 B、Nm2/kg2 C、m3/kgs2 D、m3/kgs3
  • 15、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E13 ,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现一个比荷为qm=102C/kg的带正电微粒(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x轴上A点竖直向上射入第二象限,并以v1=12m/s的速度从y轴正方向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取微粒刚进入第一象限的时刻为0时刻,磁感应强度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求微粒在x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和电场强度E1的大小;
    (2)、在x轴正方向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微粒在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要使其恰能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0及磁场的变化周期T0各为多少?
    (3)、要使带电微粒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求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B0和变化周期T0的乘积B0T0应满足的关系?
  • 16、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两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
    (1)、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使光源、透镜、滤光片、单缝、双缝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使单缝与双缝 , 二者间距约2~5cm。若实验中观察到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后,撤掉滤光片,则会在毛玻璃屏上观察到。若测量单色光波长时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B.增大单缝到双缝的距离     

    C.增大双缝间距

    (2)、右图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在小球质量和转动半径相同,塔轮皮带套在左、右两个塔轮的半径之比为2∶1的情况下,逐渐加速转动手柄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匀速转动,此时左、右两侧露出的标尺格数之比为。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手柄的转速,则左、右两标尺的格数(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两标尺格数的比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如图1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绝缘斜面上放有一根质量m=0.2kg、长l=1m的导体棒,导体棒中通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恒为I=1A的电流,斜面上方有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均匀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导体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sin37°=0.6,cos37°=0.8。在t=0时刻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则在导体棒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

    A、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4s C、导体棒的最大速度为8m/s D、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5.2N
  • 18、有一款三轨推拉门,门框内部宽为2.4m , 三扇相同的门板如图所示,每扇门板宽为d=0.8m质量为m=20kg , 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1。在门板边缘凸起部位贴有尼龙搭扣,两门板碰后可连在一起,现将三扇门板静止在最左侧,用力F=12N水平向右拉3号门板,一段时间后撤去,3号门板恰好到达门框最右侧,大门完整关闭。重力加速度g=10m/s2 , 取3号门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

    A、3号门板与2号门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0.8m/s B、拉力F的作用时间为0.8s C、三扇门板关闭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能为4.8J D、2号门板对3号门板作用力的冲量为8Ns
  • 19、某实验小组测得在竖直方向飞行的无人机飞行高度y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F、 M、 N为曲线上的点,EF、MN段可视为两段直线,其方程分别为y=4t26y=2t+140。无人机及其载物的总质量为2kg,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EF段无人机的速度大小为4m/s B、FM段无人机的货物先超重后失重 C、FN段无人机和装载物总动量变化量大小为4kg∙m/s D、MN段无人机机械能守恒
  • 20、我国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环月轨道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月面着陆器将携航天员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已知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的14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16 , 则(  )
    A、发射火箭的速度必须达到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B、月面着陆器下降着陆过程应当一直加速 C、载人飞船在环月轨道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航天员在月面时受到月球的引力小于其在环月轨道时受到月球的引力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