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静电透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如图所示是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其中虚线为等势线,任意两条相邻等势线间电势差相等,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一电子从其左侧进入聚焦电场,实线为电子运动的轨迹,P、Q、R为其轨迹上的三点,电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P点运动到R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电势高于Q点的电势 B、电子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R点的加速度 C、从P点至R点的运动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增加 D、从P点至R点的运动过程中,电子的动能一直增大
  • 2、某“失重”餐厅的传菜装置如图所示,运送菜品的小车沿等螺距轨道向下做匀速率运动,该轨道各处弯曲程度相同,在此过程中,小车(     )

    A、机械能保持不变 B、动量保持不变 C、所受合力不为零 D、处于超重状态
  •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当第一次形成如图甲所示波形时记为t=0时刻,此时坐标为(-1,0)的质点Q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3s时刻,坐标为(-3,0)的质点M首次到达波谷位置,质点N的坐标为(3,0),则下列关于波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波传播的速度为0.1m/s C、0s~9s时间内,质点N运动的路程为30cm D、t=15s时刻,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 E、t=12.5s时刻,质点Q的位移为32cm
  • 4、如图所示,半径为R=0.2m的四分之一圆弧部分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2T,圆弧与水平面相切,水平面CD区域分布有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N/C, CD长度L=1.5m, 水平面 DF部分足够长,DF上有n个位于同一直线上、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同小球,小球质量m0 = 0.2kg, 一带正电物体质量m=0.1kg,带电量q=0.2C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小球、小球与小球之间发生的都是弹性正碰, 整个轨道光滑绝缘,物体与小球碰撞过程中不发生电荷转移。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滑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

    (2)物体第一次与小球碰撞后,物体在CD区域向左滑行的最大距离;

    (3)n个小球最终获得的总动能。

  • 5、福建号航空母舰下水,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三艘航空母舰时代,福建号航空母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简单描述就是加速线圈与动子(动子图中未画出)连接推动舰载机运动,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相关参数:电磁弹射加速道长S=100m , 一舰载机起飞速度v1=80m/s , 舰载机质量为M=7900kg , 加速线圈位于导轨间的辐向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5T。开关S掷向1接通电源,调节供电系统可以实现舰载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t1=2s后达到起飞速度,舰载机脱离加速线圈与动子起飞,此时开关S掷向2接通定值电阻R0 , 在电磁阻尼作用下,加速线圈与动子刚好到达弹射轨道末端速度减小为0,线圈匝数n=100匝,每匝周长L=2m , 动子和线圈的总质量m=100kgR0=2 , 不计空气阻力和飞机起飞对动子运动速度的影响,求:

    (1)恒流源提供的电流I;

    (2)加速线圈的电阻r。

  • 6、漆包线(导线外刷一层绝缘漆)外层漆的厚度直接影响导线使用寿命。某研究小组为了测量一长度为L漆包线外绝缘漆的厚度,漆包线横截面为圆,如图1所示。已知该材料在室温下的电阻率为ρ , 用欧姆表粗测导线电阻R约为2Ω , 用螺旋测微计测出漆包线的直径如图2所示:

    (1)漆包线的直径d=mm

    (2)现有如下器材可用于精确测量油漆涂层厚度:

    ①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2Ω

    ②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为1000Ω

    ③电流表A1(量程为20mA、内阻RA1=4Ω)、A2(量程为0.6A、内阻约为6Ω

    ④滑动变阻器R1(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2000Ω

    ⑤定值电阻R0(阻值96Ω

    ⑥导线若干,开关一只

    (3)测量时小组开始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选填“R1”、“R2”),由于存在系统误差,小组通过改进方法,把电流表A1和定值电阻R0串联改装成电压表后替换图3中电压表,则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V;

    (4)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流表A1数为I1= 10mA,电流表A2示数为I2=0.4A,测量导线电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经测量若电流表A1数为I1 , 电流表A2示数为I2 , 则该漆包线油漆涂层厚度为h=(用I1、I2ρπ、L、d、R0RA1表示)。

  • 7、图1是现代中学物理利用DIS位移传感器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接收器(即位移传感器)通过接收做平抛运动的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发射器按固定时间间隔Δt发射信号),采集发射器的位置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准确确定经过各个Δt时间发射器的位置,从而准确地画出平抛运动轨迹。图2是某实验小组获得的平抛实验轨迹,已知背景方格纸均为相同的正方格。

    (1)、通过图2实验数据可说明水平方向上做运动;竖直方向做运动。
    (2)、如图3所示,沿竖直支架BC上下移动斜槽,从斜槽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物体,重复多次采集物体下落到水平面高度y和对应的水平位移x的数据,然后通过电脑描绘出yx2图像如图4所示,则可以求出物体平抛的初速度v0=m/s。(重力加速度g=10m/s2

  • 8、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M、N通过轻质细杆连接,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M套在固定的竖直杆上,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在杆上,右端与N相连,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M到地面的距离为h,将M由此处静止释放,在小球M向下运动至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M释放的瞬间,小球N的加速度等于3g4 B、小球N的对水平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当小球N的速度最大时,小球M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D、若小球M落地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 M的动能大小为mghEp
  • 9、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右端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在t=0时刻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36N,作用1s后撤去F,整个过程木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2kg , 木板的质量M,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物块始终未从木板掉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的质量M=4.5kg B、物块与木板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2 C、整个过程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81J D、整个过程木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6.75m
  • 10、如图所示,在x<0区域内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x>0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甲,从点S(-a,0)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区域后,与静止在点P(a,a)、质量也为m的不带电粒子乙发生完全非弹性正碰,碰撞后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碰撞前后总电荷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E=qB2a2m B、碰撞后运动半径、周期都发生变化 C、经过y轴后,进入电场的最远距离为a4 D、经过y轴后,进入电场的最远距离为a2
  • 11、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一带正电粒子先后经过a、b两点。已知粒子的比荷为k,粒子经过a点时速率为3v,经过b点时速率为4v,粒子经过a、b两点时速度方向与ab连线的夹角分别为53°37° , ab连线长度为L。sin37°=0.6cos37°=0.8 , 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

    A、电场强度的大小E=25v22kL B、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于初速度3v方向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7v2k D、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之差为ΔEab=10v2k
  • 12、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3时32分,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整个自主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对接同时中国空间站进行轨道抬升,直接上升了近6公里。在轨期间,神舟十八号乘组还将实施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3次出舱活动。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使飞船与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实现对接 B、火箭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阶段中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升空 C、空间站轨道抬升过程中空间站的机械能增加,抬升后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将会变长 D、乘组人员实施出舱活动时处于漂浮状态,是因为乘组人员不受地球重力
  • 13、如图甲所示“日”字形理想变压器,当原线圈ab通以交变电流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只有34通过右侧铁芯,剩余部分通过中间的“铁芯桥”。当原线圈ab通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流时,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分别为11V、5A。已知图甲中定值电阻R=22Ω , 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A、n2n1=201 B、n1n3=23 C、原线圈ab中的输入电压u=2202sin50πt(V) D、电流表A1的示数为2.5A
  • 14、举重是我们国家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优势项目,除了运动员力量大,同时技巧性也特别强,两手臂之间距离的控制就是技术之一。当运动员举相同重量时,增大两手臂之间距离,则(  )
    A、每只手臂所承受的作用力变小 B、每只手臂所承受的作用力变大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将变小 D、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将变大
  • 15、电影《流浪地球2》剧情故事源于太阳的氦闪,并且认为氦闪会将内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全部摧毁。目前太阳的内部最高温度大约是1500万摄氏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氢元素的消耗同时会使氦元素增多,并逐渐推高太阳的内部温度,以至于最终达到氦元素也可以聚变的程度,氦元素凑够一定的量,大量的氦元素几乎是同时聚变,形成规模巨大的爆炸,这就是氦闪。“氦闪”的核反应方程为H24e+H24e+H24eX , 已知一个氦核的质量为m1 , 一个X核的质量为m2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H24e核的比结合能大于X核的比结合能 B、该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为m1m2c2 C、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 D、该聚变反应中生成的X为C612碳核
  • 16、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形区域的半径为R,内部及边界上均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直径MN和NP处放有一个很薄的接收屏,NP长为R。有一个位置可以移动的粒子源A可以向纸面内各个方向持续均匀发射速度为v(速度大小可调)的同种带电粒子,每秒发射粒子数为N,已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粒子打在接收屏上被吸收不反弹,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

    (1)若v=qBRm , 粒子源A位于圆弧MN的中点,求从粒子源A发出的粒子射到接收屏O点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接收屏NP受到带电粒子的作用力大小;

    (2)若v=qBR3m , 把粒子源A从N点沿圆弧逐渐移到M点的过程中,接收屏MN能接收到粒子的总长度;

    (3)若粒子源A位于圆弧MN中点,记从A点向左侧出射方向与AO方向夹角为θ,求能被MN板吸收的粒子打中板时速度方向与MN的夹角α的余弦值(用θ、粒子速度v以及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

  • 17、如图1所示,间距为d,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EG、FH与PG、QH,在GH处用一小段绝缘圆弧相连,其中PG、QH水平,EG、FH是倾角为37的斜轨。EF之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PQ之间接有阻值不计,自感系数为L的自感线圈。MNGH和CDPQ区域存在大小为B,方向如图所示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r的金属棒a从AB处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其在斜轨上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2所示,金属棒滑过GH后与另一根放在CD右侧位置相同质量,电阻不计的金属棒b相碰,碰后两棒粘在一起运动。不计导轨的电阻及GH处的机械能损失,金属棒运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轨道足够长。已知d=0.5mR=1ΩB=1Tma=mb=0.5kgra=0.5ΩL=0.01H。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金属棒a刚进磁场时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2)求金属棒a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金属棒在磁场中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

    (3)已知金属棒a从进入磁场到速度达到4m/s时所用时间为2.1s,求此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4)求a、b棒碰撞后,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xm(提示: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为E=LΔIΔt)。

  • 18、2023年7月受台风泰利影响,我省嘉善地区发生极端暴雨天气。当暴雨降临,路面水井盖因排气水面孔(如图甲)堵塞可能会造成井盖移位而存在安全隐患。如图乙所示,水位以50mm/h的速度上涨,质量为m=36kg的某井盖排气孔被堵塞且与地面不粘连,圆柱形竖直井内水面面积为S=0.4m2 , 水位与井盖之间的距离为h=2.018m时开始计时,此时井内密封空气的压强恰好等于大气压强p0=1.0×105Pa , 若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始终不变,g=10m/s2

    (1)若在井盖被顶起前外界对井内密封空气做了650J的功,则该气体        (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J;

    (2)求密闭空气的压强为多大时井盖刚好被顶起;

    (3)求从图示位置时刻起,水井盖会被顶起所需的时间。

  • 19、关于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在数1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时少记了几滴,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应在小球摆到最高点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C、“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应用平滑的曲线将描在纸上的所有点连起来,得到轨迹 D、“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为了得到单色光的干涉图样,可以在凸透镜和单缝之间加装滤光片
  • 20、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约为2V,内阻约为几欧姆)。

    可供选用的器材有:

    A. 电流表A(量程0~30mA,内阻为27Ω)

    B.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2kΩ)

    C.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10kΩ)

    D. 滑动变阻器R(阻值0~50Ω)

    E. 定值电阻R1=3Ω

    F. 定值电阻R2=300Ω

    (1)为更准确地进行实验测量,电压表应该选择 , 定值电阻应该选择。(填仪器前面的字母)

    (2)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I/mA

    4.0

    8.0

    12.0

    16.0

    18.0

    20.0

    U/V

    1.72

    1.44

    1.16

    0.88

    0.74

    0.60

    (3)在图乙中已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画出U-I图像

    (4)由图像可知,电源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