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超出其量程的物体的重力:

    (1)将表面印有等距圆环的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

    (2)三根细线分别与弹簧测力计一端、一个图钉、待测重物相连,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固定,通过改变图钉在木板的位置调节细线OB,使细线的结点O与圆环的圆心位置重合;

    (3)标出OA、OB、OC的拉力方向,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4)设定相邻两环间距离表示1N,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用“力的图示”在图乙中作出OA、OB拉力的合力,由作图结果可得重物的重力为N(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若结点O和图钉的位置不动,使弹簧测力计拉动细线OA从图示位置逆时针缓慢转动至水平,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变化情况为。(填“增大”、“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 2、蝙蝠具有一种回声定位的特殊本领,它们在喉部产生短促而高频的超声波,经鼻或嘴传出后被附近物体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听觉神经中枢对回声本身以及发出声与回声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前方猎物的位置、大小、形状、结构以及运动速度与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蝙蝠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可能发生干涉 B、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进入水中后波长不变 C、蝙蝠产生高频的超声波目的是便于捕捉较小的猎物 D、蝙蝠听到回声的频率变高时,能判断出猎物正在靠近
  • 3、神舟十五号飞船停靠天和核心舱后,中国空间站基本建成。空间站绕地球可看作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地球的自转,空间站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所示,图中标明了空间站相继飞临赤道上空所对应的地面的经度。设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1 , 地球同步卫星飞行轨道半径为r2 , 则r2r1的比值最接近的值为(  )

    A、10 B、8 C、6 D、4
  • 4、如图所示,水平轻弹簧一端连接物块m,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盘的中心轴上,转盘绕中心轴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转盘足够大。已知物块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弹簧原长为l0 , 劲度系数为k=μmgl0 , g为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ω=μgl0时,弹簧弹力一定为0 B、ω=μgl0时,弹簧长度可能为2l0 C、ω由0缓慢增大,摩擦力一直增大 D、ω由0缓慢增大,弹簧的弹力不为零,且一直增大
  • 5、如图,环保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一根圆形排污管正在向外满口排出大量污水。这根管道水平设置,测得管口离水面的高度为h,排污管内径为D,污水从管口落到水面的水平位移为x,该管道的排污流量为Q(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某横截面的体积)。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污水流速越快,水从出管口到抛入水面的时间越长 B、污水抛入水面时速度方向可能与水面垂直 C、留在空中的污水体积大于πxD24 D、管道的排污流量为Q=πD2x4g2h
  • 6、如图,是工人在装卸桶装水时的常用方法,工人将水桶静止放在卸货轨道的上端,水桶会沿着轨道下滑到地面。某次卸货时,水桶含水的总质量是20 kg,水桶释放点到地面的高度是1 m,水桶滑到地面时速度是2 m/s,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 关于水桶在该轨道上滑下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对水桶做功是160 J B、水桶滑到轨道末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400 W C、水桶损失的机械能是160 J D、重力的冲量是40 N∙s
  • 7、校运动会上甲乙两同学参加百米赛跑,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同学在t2时刻达到终点。则甲、乙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       )

    A、甲的加速度一直比乙大 B、甲、乙间距离最大的时刻一定是t1时刻 C、t1~t2之间某时刻甲追上乙 D、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小
  • 8、一辆车由于突发状况直线刹车至静止,因刹车抱死在地面上留下痕迹,交警测量了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要粗略判断汽车是否超速,其中重力加速度已知,只需要知道下列选项中一个数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数据是(       )
    A、汽车的质量 B、汽车的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C、汽车所受的摩擦力 D、汽车所受的支持力
  • 9、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如图所示,高度约为30m的“天王星大楼”发生严重倾斜,是所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建筑物之一。若钢混结构建筑物的固有频率与其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0.1,则地震波到达地面的频率最可能是(  )

    A、10Hz B、30Hz C、40Hz D、90Hz
  • 10、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失灵前与失灵后,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t=5s时两车发生追尾事故 C、t=3s时两车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5m
  • 11、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刹车后3s末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汽车发生位移x=16m所经历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
  • 12、一个小钢球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为40m/s,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钢球下落的时间;

    (2)钢球在第3s内下落的高度;

    (3)钢球在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 13、如图所示,一物体从P点以6m/s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经过2s的时间,其速度大小变为2m/s。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 14、下列运动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比较快,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 15、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 , 如图所示。若AB=3mBC=7m , 已知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速度增加量均为Δv=2m/s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B、质点从A运动到C点的运动时间为2s C、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5m/s D、质点在AC段的中点速度大小为3m/s
  • 16、冰壶运动是以团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喻为冰上“国际象棋”,冰壶运动既能考验参赛者的体能与脑力,又能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冰壶被投出后可视为没有转动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距离为10m,已知冰壶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0.1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 B、冰壶的初速度大小为2.4m/s C、冰壶被投出后第3s初的速度大小为1.4m/s D、第一个6s与第二个6s内位移之比为3:1
  • 17、2024年2月27日,某旅客查询到G7536次列车的信息如图1所示;用导航搜宁波站到上海虹桥站推荐的一个驾车方案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21:26”与图2中的“2小时38分钟”均表示一段时间 B、图1中“1时42分”与“23:08”均表示时刻 C、图2中“约208.4公里”表示宁波站到上海虹桥站的位移大小 D、以乘坐高铁与驾车的方式,从宁波站到上海虹桥站,位移相同
  • 1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6s末改变速度方向 B、0~4s内的速度大于6~8s内的速度 C、前4s内的速度为1m/s D、后4s内的路程为10m
  •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质量为M的斜面B上,斜面B的倾角θ=30°。现用水平力F推物体A,在F由零逐渐增加至32mg再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A和B始终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 B、A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地面对B的支持力随着力F的变化而变化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20、1890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对阴极射线进行了研究,打开了探究原子结构的大门,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由静止经A、K间的电压加速后,以平行于极板C、D的速度进入平行板电容器。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则电子恰好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施加图示的电压,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极板C、D的长度均为l,间距为l2 , O、P间的距离为l2 , 电子的比荷为em , 偏转电压为U,加速电压为8U。求:

    (1)、电子进入极板C、D时的速度大小v0
    (2)、两极板右端距荧光屏的距离x。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