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所示,重25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 , 根据力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绘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F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拉力F增大到10N时,木块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拉力F增大到11N时,木块已经运动 C、当拉力F增大到1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D、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 2、近三年新冠疫情一直困扰着全世界,出门戴口罩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学完胡克定律后,小明对口罩两边的弹性轻绳展开研究。小明将弹性绳拆下,悬挂一支钢笔时,弹性绳的长度为30cm,如图所示。悬挂两支相同的钢笔时,弹性绳的长度为40cm,悬挂一支圆规时,弹性绳的长度为35cm。若弹性绳满足胡克定律,且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

    A、弹性绳的原长为20cm B、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30N/m C、一支圆规的重力是一支钢笔重力的1.5倍 D、将一支钢笔和一支圆规一起挂在弹性绳下端时,弹性绳长45cm
  • 3、2023年9月26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在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举行,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摘得金牌,实现亚运会乒乓球女团五连冠。如图所示,运动员将速率为10m/s水平飞来的乒乓球以30m/s的速率反向击回。已知球与球拍作用时间为0.1s,取乒乓球飞来方向为正方向。则此过程中乒乓球的(  )

    A、速度变化量为10m/s B、速度变化量为40m/s C、加速度为400m/s2 D、加速度为400m/s2
  •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摩擦力产生的面上不一定有弹力 B、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则不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 D、μ=FfFN可以看出,μFf成正比,与FN成反比
  • 5、独轮摩托车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它是通过内置的一对陀螺仪来实现平衡的,而它的速度则是由倾斜程度来控制的,想要加速则向前倾,减速和后退则向后倾。2017年在我国天津举办的亚运会上,天津大学志愿者骑着一款国产独轮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2.5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3s,又以1.5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减速行驶了2s,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独轮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
    A、7.5m/s B、3.0m/s C、4.5m/s D、10.5m/s
  • 6、小明同学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1)、如图甲所示,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①旋动 , 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填“S”或“T”)

    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③将红、黑表笔短接,旋动(填“S”或“T”),使指针对准电阻挡的“0”刻线。

    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

    B.将K旋转到电阻挡“×1”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欧姆调零

    (2)、正确操作后,读数如图乙所示,则阻值为Ω。
  • 7、下列所示的各物理情境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图甲中条形磁铁向右匀速移动 B、图乙中水平面上两根金属棒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分别向两侧匀速移动 C、图丙中水平圆形线圈的正上方通入增大的电流 D、图丁中矩形线圈水平向右运动
  • 8、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内置锂电池容量为5000mA·h,在一般情况下,充满一次电可供其正常工作的时间为150min。已知该扫地机器人的额定功率为4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 B、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8V C、扫地机器人电动机的内阻为10Ω D、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150min消耗的电能为3.6×105J
  • 9、计算机键盘每个按键下有块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小的固定金属片,两片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且电压保持不变.如图所示,键盘连着正在工作的计算机,按下“?”键过程中,按键金属片间组成的电容器(       )

    A、电容变小 B、金属片间的场强变大 C、电荷量增大 D、处于放电状态
  • 10、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生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下列有关电学知识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工作人员在超高压带电作业时,穿用金属丝编制的工作服应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B、图乙为家用煤气灶的点火装置,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而制成的 C、图丙为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带负电的金属板上 D、图丁为静电喷漆的示意图,静电喷漆时使被喷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不同的电荷
  • 11、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废弃塑料分选再循环利用可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其中静电分选装置如图所示,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仅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漏斗出口与极板上边缘等高,到极板间距相等,a、b两类塑料颗粒离开漏斗出口时分别带上正、负电荷,经过分选电场后a类颗粒汇集在收集板的右端,已知极板间距为d,板长为L,极板下边缘与收集板的距离为H,两种颗粒的荷质比均为k,重力加速度为g,颗粒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零且可视为质点,不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在颗粒离开电场区域时不接触极板但有最大偏转量,则(  )

    A、右极板带正电 B、颗粒离开漏斗口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两极板间的电压值为gkd22L D、颗粒落到收集板时的速度大小为2g(L+H)+gd22L
  • 12、如图所示,一只小鸟站在一条通过400A电流的铝制裸导线上,鸟两爪间的距离为5cm。已知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45mm2 , 常温下几种材料的电阻率如图表所示。则小鸟两爪间的电压为(  )

    材料

    ρ/(Ω·m)

    1.6×10-8

    1.7×10-8

    2.9×10-8

    A、4V B、4mV C、4µV D、3.364×10-8V
  • 13、如图所示,圆环和长直导线MN均处于纸面内,P、Q是关于导线对称的两点,当导线MN中通以从M→N的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P点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圆环向右运动直到远离通电导线,环内磁通量一直减小 D、圆环向右运动直到远离通电导线,环内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
  • 14、磁贴纱窗的水平软磁条的外部磁感线正面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不是封闭的曲线,可以相交于一点 B、软磁条内部ab之间的磁感线方向应由a指向b C、软磁条的a位置应为N极 D、磁感线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曲线,它与磁场一样真实存在
  • 15、如图所示,木板A质量mA=1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mB=4kg,质量为mC=4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右侧,水平面光滑,B、C之间有摩擦。现使A以v0=12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以4m/s速度弹回,求:

    (1)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2)C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3)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的多少。

  • 16、某同学用内阻Rg = 20 Ω、满偏电流Ig = 5 mA的毫安表及相关元件制作了一个简易欧姆表,电阻刻度值尚未标定,电路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毫安表指针满偏,再将阻值为400 Ω的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此时毫安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试求:

    (1)、该电源电动势;
    (2)、刻度2.5 mA处标注的电阻为多少。
  • 17、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方案编号

    电阻箱的阻值R/Ω

    1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2

    80.0

    70.0

    60.0

    50.0

    40.0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 = 10 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选填1或2)
    (3)、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合适位置后,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V。

    (4)、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1UR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1U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 = , 内阻r =(用k、b和R0表示)
  • 18、如图所示,张紧的水平绳上吊着甲、乙、丙三个小球。乙球靠近甲球,但两者的悬线长度不同;丙球远离甲球,但两者的悬线长度相同。让甲球在垂直于水平绳的方向摆动,经足够长的时间,系统振动稳定后,关于乙、丙两球振动的周期TT及振幅AA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T   A>A B、T=T     A<A C、T<T   A=A D、T>T   A=A
  • 19、“独竹漂”是一项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上,一位女子脚踩竹竿抵达岸边,此时女子静立于竹竿A点,一位摄影爱好者使用连拍模式拍下了该女子在竹竿上行走过程的系列照片,并从中选取了两张进行对比,其简化图如图所示。经过测量发现,甲、乙两张照片中A、B两点的水平间距约为1 cm,乙图中竹竿右端距离河岸约为1.6 cm。女子在照片上身高约为1.6 cm。已知竹竿的质量约为30 kg,若不计水的阻力,则该女子的质量约为(  )

    A、45 kg B、48 kg C、50 kg D、55 kg
  • 20、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 − t图像,已知m1 = 0.1 kg,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前m2静止,m1向左运动 B、碰后m1和m2都向右运动 C、由动量守恒可以算出m2 = 0.3 kg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 J的机械能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