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设集合 , , 则的元素个数为( )A、 B、3 C、2 D、1
-
2、设函数在处有极值,且 , 则称为函数的“F点”.(1)、判断函数是否存在F点;(2)、设函数 , 当存在F点,求k的值;(3)、设函数 , 存在两个不相等的“F点” , , 且 , 求a取值范围.
-
3、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 , E,F分别为和的中点,D为棱上的点. .(1)、证明:平面(2)、证明:(3)、当为何值时,面与面DFE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并求此最小值.
-
4、某企业创新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举行两轮制的党史知识竞赛初赛,每部门派出两个小组参赛,两轮都通过的小组才具备参与决赛的资格,该企业某部门派出甲、乙两个小组,若第一轮比赛时两组通过的概率分别是 , , 第二轮比赛时两组通过的概率分别是 , , 两轮比赛过程相互独立.
(1)若将该部门获得决赛资格的小组数记为 , 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2)比赛规定:参与决赛的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必须答题且只答题一次(与答题顺序无关),若4人全部答对就给予奖金,若没有全部答对但至少2人答对就被评为“优秀小组".该部门对通过初赛的某一小组进行党史知识培训,使得每个成员答对每题的概率均为()且相互独立,设该参赛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的概率为 , 当时,最大,试求的值.
-
5、某校高二年级为研究学生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采取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从高二学生中抽取样本容量为200的样本,将所得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样本观测数据整理如下:
语文成绩
合计
优秀
不优秀
数学成绩
优秀
50
30
80
不优秀
40
80
120
合计
90
110
200
(1)、根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有关联?(2)、现从该校学生中任选一人,A表示“选到的学生语文成绩不优秀”,B表示“选到的学生数学成绩不优秀”.请利用样本数据,估计的值.附: .
0.05
0.01
0.001
3.841
6.635
10.828
-
6、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实数a,b的值:(2)、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
7、设集合A中的元素皆为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正整数,且集合A中的元素任意两个之积皆为偶数,则集合A中元素为偶数的个数最大值为 , 集合A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 .
-
8、随机变量 , 相互独立,且 , , 则.
-
9、已知x,y的取值如表:若x,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且回归方程为 , 则.
0
1
3
4
4.3
4.8
6.7
-
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P满足 , , , 则( )A、当时,有且仅有一点P满足; B、若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 则的最大值为; C、当时,满足到直线的距离与到平面ABCD的距离相等的点P有两个; D、E、F分别为的中点,若存在 , 使成立,则点P的轨迹长度为 .
-
11、已知 , 则正确的是( )A、 B、 C、 D、 , , , …,这8个数中最大
-
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数据的第25百分位数是1 B、若事件的概率满足且 , 则相互独立 C、已知随机变量 , 若 , 则 D、若随机变量 , 则
-
13、已知实数、、 , 满足 , 则、、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
14、若曲线有两条过坐标原点的切线,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15、已知 , , , 若共面,则实数( )A、 B、3 C、1 D、
-
16、若函数满足 , 则的值为( )A、3 B、1 C、0 D、-1
-
17、已知数据 , , …,的平均数为 , 标准差为 , 则数据 , ,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A、 , B、 , C、 , D、 ,
-
18、在中,设角 , , 的对边长分别为 , , , 已知.(1)、求角的值;(2)、若 , , 求;(3)、若 , 点 , 在线段上,且 , 问当取何值时,的面积最小,并求出面积的最小值.
-
1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线段的中点 , 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二面角的大小为 , 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
20、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在中国杭州举办,为了了解我市居民对杭州亚运会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用问卷的形式随机对我市1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为了方便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满分20分,得分情况制成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的值;(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居民调查问卷中得分的
(i)第70百分位数(结果用分数表示);
(ii)平均值(各组区间的数据以该组区间的中间值作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