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 是平面内一点,是平面外一点,则点到平面的距离是( )A、 B、 C、 D、3
-
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如图,四棱锥为阳马,平面 , 且 , , 则( )A、 B、3 C、2 D、5
-
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且 ,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P的坐标为( )A、 B、 C、 D、
-
4、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记 , , , 则等于( )A、 B、 C、 D、
-
5、已知是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下列选项中不可作为基底的是( )A、 B、 C、 D、
-
6、设集合 , , 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 , 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
8、折扇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延续,在我国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扇”与“善”谐音,折扇也寓意“善良”“善行”.它常以字画的形式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智大勇的象征(如图1).图2是一个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一部分),若两个圆弧所在圆台的底面半径分别是和 , 且 , 圆台的侧面积为 , 则该圆台的体积为( )A、 B、 C、 D、
-
9、已知空间向量 , 则( )A、 B、 C、 D、
-
10、已知点 , 直线 , , , .(1)、若这三条直线不能围成三角形,求实数的值;(2)、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 求的取值范围.
-
11、已知向量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1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时,.现已画出函数在轴及其左侧的图象,如图所示.(1)、请补出完整函数的图象;(2)、根据图象写出函数的递增区间;(3)、根据图象写出使的的取值集合.
-
13、已知 , 则( )A、 B、 C、 D、
-
14、设函数.(1)、求图象上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求;(2)、若 , 证明:;(3)、若在时恒成立,求的值.
-
15、已知双曲线 , 左右顶点分别为 , , 过点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 两点.(1)、若 , 为等腰三角形时,且点在第一象限,求点的横坐标;(2)、若 , 连接并延长,交双曲线于点 , 若 , 求直线的方程.
-
16、已知四棱柱中,底面ABCD为梯形, , 平面 , , 其中 , . , 分别是线段和线段上的动点,且 , .(1)、求证:平面;(2)、若到平面的距离为 , 求的长度.
-
17、为了研究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和身高是否大于170cm的关联性,随机调查了某中学部分高三年级的学生,整理得到如下列联表(单位:人):
性别
身高
合计
低于170cm
不低于170cm
女
19
5
24
男
6
10
16
合计
25
15
40
(1)、依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该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有关联?(2)、从身高不低于170cm的1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设抽取的三名学生中女生人数为 , 求的分布列及期望.附: , .
0.1
0.05
0.01
0.005
0.001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定义两点和之间的“距离”为 , 其中表示中的较大者,则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若平面内点和点之间的“距离”为 , 则点的轨迹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19、已知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 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
20、已知向量 , 满足 , , ,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