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平面内一动圆过点 , 且该圆被轴截得的弦长为4,设其圆心的轨迹为曲线.(1)、求曲线的方程;(2)、梯形的四个顶点均在曲线上, , 对角线与交于点.
(i)求直线的斜率;
(ii)证明:直线与交于定点.
-
2、已知函数.(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讨论的单调区间.
-
3、如图,在斜三棱柱 中, 分别是 的中点.(1)、证明: 平面 ;(2)、若 ,且 ,求直线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
4、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前项和为 , 且满足 , 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 , 数列的前项和为 , 求.
-
5、已知且 , 若函数的值域为 , 则的取值范围是
-
6、某人参加一次考试,共有4道试题,至少答对其中3道试题才能合格.若他答每道题的正确率均为0.5,并且答每道题之间相互独立,则他能合格的概率为.
-
7、函数的定义域为 , 区间 , 对于任意 , , 恒满足 , 则称函数在区间上为“凸函数”.下列函数在定义域上为凸函数的是( )A、 B、 C、 D、
-
8、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满足 , 且当时, , 若 , 则等于( )A、 B、 C、 D、
-
9、若 , , ,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
10、设集合 , , , 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
11、已知复数 , 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2、的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的系数最大,则.
-
13、已知锐角的三个内角 , 所对的边为 , .(1)、求角的大小;(2)、求的取值范围.
-
14、已知坐标平面内两点 .(1)、当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时,求的取值范围;(2)、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 求的值.
-
15、已知某样本的容量为50,平均数为36,方差为48,现发现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其中的两个数据记录有误,一个错将24记录为34,另一个错将48记录为38.在对错误的数据进行更正后,重新求得样本的平均数为 , 方差为 , 则( )A、 B、 C、 D、
-
16、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 , 则 B、若 , , 则 C、若 , , 则 D、若 , , 则
-
17、已知点P和非零实数 , 若两条不同的直线 , 均过点P,且斜率之积为 , 则称直线 , 是一组“共轭线对”,如直线: , :是一组“共轭线对”,其中O是坐标原点.(1)、已知 , 是一组“共轭线对”,求 , 的夹角的最小值;(2)、已知点、点和点分别是三条直线PQ,QR,RP上的点(A,B,C与P,Q,R均不重合),且直线PR,PQ是“共轭线对”,直线QP,QR是“共轭线对”,直线RP,RQ是“共轭线对”,求点P的坐标;(3)、已知点 , 直线 , 是“共轭线对”,当的斜率变化时,求原点O到直线 , 的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
-
18、如图所示,在三棱柱中,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 , .
(l)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
19、如图,平行六面体中,与相交于 , 设、、 ,(1)、用、、表示;(2)、若、、三向量是两两成角的单位向量,求 .
-
20、已知点 , 若 , 两点在直线l上,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